•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平利
守护生态谋美丽富裕双赢
——平利县走出了生态脱贫致富路
2020-05-13  来源:本站原创

本报讯(记者 牟庆红 通讯员 曾海成)一首首茶歌飞扬,一口口茶香醉人,4月的平利县田珍茶园里一片繁忙的采茶景象,茶叶青翠欲滴、清香四溢。 “今年茶叶长得很好,我们一天最少也能采5、6斤呢,这样算下来,每天至少能赚100多元钱!”一茶农乐呵呵地说到。C5j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地处安康市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71.12%,被誉为“巴山药乡”和“生物基因库”,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作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平利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全面建设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风尚美、生活美的中国最美乡村,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双赢。2020年2月27日,根据陕西省政府发布的贫困县退出公告,安康市平利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C5j安康新闻网

擎生态大旗 共护绿水青山C5j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平利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之以恒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C5j安康新闻网

全县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推进生态造绿工程,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0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1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6%。全面打响并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累计投资1.2亿元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良好的自然生态持续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优势。C5j安康新闻网

通过全县的不懈奋斗,截至2019年,平利县内国、省控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优良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43天,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到94%。C5j安康新闻网

兴绿色产业 力推脱贫致富C5j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得益于“高山、绿色、富硒、零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茶产业已成为平利助力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当家产业。C5j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城关镇陈家坝村的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茶树以天然腐叶为肥料自然生长,茶叶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景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天然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4000余亩山地上打造起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富硒农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景区,通过产业带动、劳务用工、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结对帮扶450名贫困户,实现增收1300元以上。C5j安康新闻网

群众依山水而居,因山水而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19年全县产销茶饮产品1.28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带贫人口超过1.7万人。C5j安康新闻网

增群众福祉 叩响幸福大门C5j安康新闻网

茶产业的日渐兴旺使各行各业纷纷以茶为媒,平利县积极培育特色茶旅民宿,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游茶山、品香茗、居民宿”茶旅结合的致富增收之路。按照靠近城区、景区、园区的思路,全县发展乡村民宿100余家,精品农家乐100余家,加快催生了一批休闲经济综合体,2019年全县旅游业接待游客达467.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7.09亿元。C5j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架起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凭借着良好生态环境优势,稳步推进绿茶、绞股蓝、生态猪、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中,实现了“人均一亩田、户均一万元”产业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的平利县,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老乡”的口袋鼓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精气神抖擞起来了,茶歌嘹亮,清风送爽。C5j安康新闻网

 C5j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