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邓海洋 柏驰)近日,走进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三组姜家坳,不设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十几条小板凳、几把小椅子,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变化、谋发展。
“村民的心事不了结,工作推进成效高不了。”龙头村工作队长陈永超说,以前村里工作难开展,主要是“干部忙着干、村民旁边看”,甚至出现“群众唱对台戏、冷眼旁观不买账”的尴尬情况。为更好的群众服务,首先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和理解,“院子会”上从居住环境、邻里纠纷,到就业入学、生活难题,讨论的都是村民的操心事。村民说得直截了当,村干部记得认真仔细。
龙头村是今年的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计划对六组的老乡政府院子进行改造提升。“院子会”上,镇村干部多次和村民协商讨论,逐步敲定改造方案,目前已经启动旧房和厕所改造工作。
“今年‘院子会’开得多,我们的想法一说出来,村里立马就有响应。我们参与的劲头也高了。”村民刘棉华一说起“院子会”就竖起大拇指,她说,通过召开院子会,讲政策、聊变化、释疑惑、解心结,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同和赞许。
“‘院子会’把触角伸到了每个农户,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解决,让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群众心气顺了,干群关系也就稳固了。”龙头村党支部书记肖业双说。
聚拢“一群人”,议出“一条路”,解决“一些题”。今年以来,城关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宣传”,把会议室搬到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把“普通话”翻译成“土方言”,农村“小院坝”成了为民办实事的“大平台”,目前累计组织召开院子会4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800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40余个,一批群众需求的事顺利解决,实现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大家办”,打通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