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网讯(通讯员 吕磊) 天刚破晓,嫩嫩的绿茶还娇羞的包含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平利县洛河镇双垭村的姜国兵、余云玲夫妇就早早起床,备足干粮,带上水壶,跨上茶篓,到原本是自家“一亩三分田”的茶园里采茶。
2006年,为响应政府号召,姜国兵夫妇把自己的5亩水田种上了高效密植富硒绿茶。两年后,在茶叶丰产的时候,他又通过产业流转政策,按照有偿转让和收取租金的方式,将自己的5亩茶园流转给了茶叶大户李从平,并与李从平签订劳务协议,在采茶制茶的季节到茶厂打工,赚取劳务收入。就这样,姜国兵一家就成了一边收取地租一边赚取劳务收入的“双薪农民”。
姜国兵告诉笔者,他每年都能收取流转租金3000元,从清明到立秋,每年能在茶园务工近6个月,年收入都在2万元。比起自己种植经营,风险也小了,效益也高了,收入也牢靠了.而且茶园的所有权还是自己的,这种农户+企业联营的模式让自己的心里很踏实,日子过得也很幸福。
近年来,该镇以茶饮产业一叶率先发展为突破口,以园区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为理念,发展无性系高效密植茶园面积5700亩,进行高山茶园提等改造6400亩,茶园面积达到1.2万余亩。同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为目标,积极实施大户带动战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联营模式,通过转租、转包和租凭的方式,强力推进茶园向能人大户集中,向品牌企业靠拢,流转散户茶园3200亩,转包集体茶园4400亩,培育以租带劳的“双薪农民”310余户,发展壮大龙头企业5家,实现了集茶饮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饮产业链,盘活带动了劳务经济。
农企联营的模式能否实现农企双赢?该镇莲花茶厂的业主陈凯晒出了他的“账单”。他在2005年筹建了年制茶200吨的茶叶加工企业,在实施农企联营之前,自有茶园50余亩,由于产量有限,难以满足日常加工,靠收散户的散叶来维持运转,由于散户茶叶的品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茶叶质量,他的年收入也就在20万元上下。2008年,他一次性流转茶园300亩,流转期限20年,并对流转茶园进行统一管理,茶叶上市时间和茶叶品质有了保障,他的年收入也达到了200余万元。
在该镇,通过农户+企业联营的模式,农户每年收取租金和为企业打工的收入可达1100万元,茶饮加工企业从茶饮产值中分取的红利也在1700万左右。不仅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也让企业有了赚头。同时,也激活了茶饮产业的一潭碧水,茶饮产业的产值也突破了8000万大关,并迸发出了蓬勃的发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