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泉的211个村和社区中,北街是唯一一个声名远播至全国的社区,在它的办公室,陈列着中、省、市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来这里参观、采访的照片,走进社区,这里的两万多居民,用脸上的笑容和坚定,书写着自豪感与幸福指数。
一个小县城里的小社区,何以扬名中省市?这一切,都源自社区背后那个执着的“管家”——陈绪贤。
陈绪贤,石泉县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今年66岁。从最早的北街居委会,到2005年正式成立的“北街社区”,陈绪贤在北街的足迹,已经走过了30年。
日间照料情系老弱民生——“我要让你们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饿了有饭吃、累了有屋歇!”
作为县城人口最多的社区,北街也面临着“三多”的问题:空巢老人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
60多岁的蔡老太,丧偶寡居,无儿无女。有一年,蔡老太腿疾复发,病倒几天难以下地。陈绪贤走访至此,才知她已饿了三天。
紧急救助之后,陈绪贤有了再深的思考,“给再多的补贴,饭吃不到嘴里,发再多的棉衣,老人穿不上身,其他工作搞得再好,算什么保障民生呢?”她萌生出开办群众食堂集中供应伙食的想法,随即召集了两名社区干部,买回两筐土豆,说干就干起来。那天,陈绪贤请来了蔡老太和另外几位空巢老人,以酸辣土豆丝、凉拌黄瓜和西红柿鸡蛋汤开了头灶。
现在,这里每天按时开饭,每顿四菜一汤,一百多位老人桌桌围坐,每餐饭都吃得快乐而充实。
每逢周末节假,社区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都会组织孩子们喜欢的主题活动,有时是文艺表演,有时是集体游戏,有时是手工评比……陈绪贤还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单位,和社区干部一起与儿童“一帮一”、“结对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小朋友们,在这里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与成长乐趣。
就这样,北街社区的服务项目逐渐拓展,由“政府主导、社区主办、协会管理、自愿参与”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活动中心渐成规模,图书室、调解室、休息室、社区医院、食堂、红十字博爱超市、便民联络室、棋牌活动室、健身广场一应俱全。
中心正式启用的第一天,陈绪贤给“三留守”人员开会,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屋里人在外打工的姐妹们,这里就是你的家,嫁到石泉来的媳妇,这里就是你的娘家!”第二句是“我要让你们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饿了有饭吃、累了有屋歇!”话音未落,底下便掌声雷动,泪光闪烁。
暖心行动构建社区和谐——“将心比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没有谁是永远的恶人!”
社区广场有一棵三米高的桂花树。金秋时节,桂子花开,沁人心脾的芬芳就香飘十里,随风满溢。
这棵树,是社区在“平安创建”中结下的硕果,它的背后,有一个让人感慨万分的故事。
家住东门岭的柯某,早年被人蛊惑误入歧途,一度习练法轮功。2009年,北街社区开始了柯某的感化和监管工作。柯某性格孤僻,为帮他回归常态,陈绪贤和社区干部凑钱给他买了架子车,帮他在市场找摊位卖菜。但凡陈绪贤家里请“春客”,都早早把柯某接来,每逢端午中秋,也特地请柯某到社区参加活动。
在这样的人性关怀下,一颗冰冷荒芜的心渐渐复苏。2013年中秋,柯某将自家院中这棵价值两千元的桂花树连夜挖出送到社区,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表露对陈书记和社区的敬重。
十年间,北街社区无数次开展集中学习、办板报、发传单,走街串巷搞宣讲、请“平安讲堂”进社区,让“平安和谐”的概念家喻户晓。
十年间,北街社区将小区划为网格,落实平安责任人,年年与楼院长签订社会治安目标责任书,给楼房装上电子防盗门,让安全的屏障笼罩千家万户。
十年间,北街社区组建的“平安创建志愿者服务队”,每天轮流上街巡逻,风雨无阻,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十年间,北街社区建立起楼院长、组长、社区层层调解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让无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十年间,陈绪贤带领班子成员,在无数家长里短的纷扰中树起一面人心向善、和谐平安的旗帜,让北街社区创下十年无重大刑事案件的平安纪录。
“维护社区平安和谐,用心感化永远比单纯说教管用!将心比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没有谁是永远的恶人!”陈绪贤是一方平安和谐的建设者,更是温情脉脉的思想领跑者。
文化活动塑造社区之魂——“说说唱唱,看起事小,实际上是社区的兴旺之气!”
一方平安之后,如何给社区带来兴旺之气?陈绪贤敏锐地意识到,只有文化才能将人心凝聚、让社区朝气蓬勃。
2006年,北街社区成立不久,陈绪贤便牵头组建起小规模的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2011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乘着东风,社区又陆续成立了合唱团、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固定参与人数多达1100人,还有活跃在各大小广场的民间舞蹈队。北街成为全县社团最多、活动最丰富、参与人数最众的社区,一大批自创节目为群众交口称赞,并屡屡在市、县获奖,社区成为石泉“文化强县”建设进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在文化活动的引领下,社区居民如沐春风,精神面貌日新月异。积极乐观多了,消极抱怨少了;文明礼貌多了,粗言秽语少了;爱心奉献多了,斤斤计较少了。
40多岁的夏某是合唱团的积极分子。然而二十多年前,他却恶名在外,还因打架斗殴被判入狱。2011年,他被陈绪贤“拉”进合唱团,温暖友爱像一阵春风吹进他的心里,慢慢地,他变得爱说爱笑了,乐观豁达了,甚至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文化的滋养,也使得社区成为了一块精神文明的沃土,这里有身残志坚的残奥会双冠王夏江波、有一心为民的基层民警陈乐文、有捐髓救父的勇敢少女罗曼琳,有诚实守信的餐饮女老板姚尚玉、有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媳的好婆婆柯善凤……他们都先后被石泉县、安康市授予“道德模范”称号。
双向管理培育先进社区——“依靠在职党员的力量,让他们在社区也发挥起先进性!”
近年来,北街社区的人口密度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但这里也有一笔别处没有的“财富”,那就是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多、党员干部多:全县98家单位里有956名共产党员在这里居住。“何不发挥他们的力量,探索一条依靠社区内党员管理的新路子?”于是,社区开始推行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的“双向管理”制度。
目前,社区的300多名“楼院长”中,有160多名在职党员,其中不仅有科级干部,还有好几位县级领导!自然在住户中说得起话,带得了头,干得成事。社区一组的中学巷,一边是深沟,一边是高坎,晚上漆黑一片。2011年,驻社区的县就业创业局筹资2.4万元,修好了路,安上路灯,还在路边建了个小花园,这里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在职党员的参与,使社区工作力量得到空前加强,为民服务的空间越来越大。一方面,他们通过社区平台服务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顺利推进。
近年来,北街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学长学校”、“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文明社区”、“省级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市级”三星级社区“等荣誉称号。
30年,北街从一个几千人的居民片,发展到两万多人的大社区;从千百个普通村组社区其中之一,脱颖为首屈一指;30年,陈绪贤也从一个意气青年,风华正茂,走到现在年过花甲,两鬓成霜。30年的共同成长,让陈绪贤和北街社区这两个名字彼此深深嵌入,难分难解。陈绪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决心,“我把社区当做家,社区是我的家,也是两万多居民的家,只要我在北街一天,就一定要替老百姓管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