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珍 陈声鹏)“三斤三两,这是谁的!”“我的我的,我摘的!”“摘得还不老少啊!”……石泉县熨斗镇金星村双庙梁张守军家门口围着一大圈提着大袋小袋鲜茶叶的村民,排队过秤、领钱数钱、你言我语好不热闹。这样的场面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了。
初春的阳光照在熨斗镇金星村的老茶园里,刚刚冒出的茶尖娇嫩可人,绿油油的一片,一芽一叶都是初生的味道,一枝一簇都是新生命的律动。金星村的村民们穿梭于丛丛茶树之间,采摘鲜叶的双手此时与它们一样灵巧生动。 “这几天茶叶价格好,天气也好,不忙就赶紧摘点,一斤还能卖四五十块!”眼前的采茶女一边高兴地说着,一边头也舍不得抬,专注的采摘着茶叶。
对于这些村民来说,采茶卖茶是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的好工作。他们手脚麻利的,一人一天采三四斤茶叶,轻轻松松就能卖一两百块,还是当场拿现钱。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到还在上学,趁着周末采摘的“茶二代”,他们采茶卖茶的激情和动力十足。
“当前的政策好,我有慢性病,不能出门务工又做不了重活,喂点鸡和猪,再种点茶苗子,日子也还好过。”金星村二组的村民刘平刚拿着两包鲜叶来卖。虽是村上的贫困户,他却带头养了三头牛,三头猪,还有四只羊,今年把自家的荒地收拾出来,种了四亩新茶苗,以前的一亩多老茶园也重新强化了管护,想着效益好,管好了也多一份收益。“一年光靠这茶园能有个五六千的收入,手快一天能摘4斤多。”村民贾仕兰说道。据了解,她家里种了8亩多茶树,5亩多老茶园已经长了七八年了,今年又新种了3亩茶苗。
自去年以来,熨斗镇采取“党委政府+镇国有公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引进企业,帮助企业流转土地,协调企业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以及肥料补贴,政府为新开挖茶园每亩补贴200元,应季的茶叶由公司以市场价统一收购,农民只需要做好管护茶园、采摘鲜叶的工作。就拿熨斗镇去年年初成立的金星双庙茶叶专业合作社来说,短短一年时间,社员从20余户扩展到36户,贫困户就有20户。加上去年今年种下的新茶苗,全村的茶园面积已达2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