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诗璜)5月15日清晨6点,石泉县迎丰镇红花坪村的高音喇叭里,传来红花坪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洲的声音:“广大蚕农请注意,今天从现在开始发放小蚕共育的小蚕,请广大蚕农听到广播通知后,立即到蚕桑合作社领取小蚕,同时做好家中蚕室的升温、补湿和桑叶等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田间地头劳动的蚕农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返回家中提着提篮、背着背笼、骑着摩托、开着三轮直奔蚕桑专业合作社去领小蚕。
小蚕共育室里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只见共育员们抽开一箔箔小蚕,先是前面一个人给小蚕撒上一层薄薄的新鲜石灰粉消毒,等到一排小蚕消毒完毕,然后另外一个人再撒上用切桑机切好的新鲜桑叶,蚕室里弥漫着石灰粉和桑叶混合的清香气味,蚕箔里蚕儿撒欢的吃着桑叶,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活力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
这是迎丰镇自2013年以来实现全镇全年小蚕共育全覆盖第五年的一个场景,今年迎丰镇小蚕共育分别在红花坪村蚕桑专业合作社、梧桐寺村蚕桑专业合作社、庙梁村三个村进行,从蚕卵孵化、收蚁、蚁体消毒、采摘桑叶、温度、湿度控制、地面消毒等工作,每一天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经过10天小蚕共育员们的辛勤劳作,蚕卵蜕变成三龄蚕,蚕农们终于可以开开心心地领到发育整齐、食桑活泼、健壮的蚕儿。
红花坪村贫困户尹中成说:我从去年又才开始养蚕,与我十几年前养蚕相比较,共育的蚕儿发育整齐、健壮、睡眠、起眠齐一,还给我节省了10天喂小蚕的时间和加温的材料,发病率低,原来我自己喂养小蚕一年只能喂三季蚕,现在我光喂大蚕一年能喂6批次蚕,蚕室、蚕具也得到多次利用,养蚕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养蚕收入增加了很多,人也不那么累了,还有足够的时间搞好回山消毒和养蚕前的消毒。今年镇上召开了蚕桑技术培训会,县政府出台了鲜蚕最低保护价20元/斤,还有那么多的一系列奖励扶持好政策,蚕茧价格又好,我一定要喂足、养好蚕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力争今年甩掉贫困户的帽子一举脱贫,今后我就认定蚕桑这个产业还要大力发展。
据悉,石泉县今年春季第一批共育的小蚕都将于5月15、16日全部发放到户,37张人工饲料育的小蚕于5月14日已经全部发放到5个镇的蚕农手中,目前各小蚕共育点正着手春季第二批共育前的消毒等各项准备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