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远豹)石泉县迎丰镇把加强新民风建设作为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助力美丽富裕、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
群众组织引领新民风。成立迎丰镇志愿服务队,并在各村成立9个分队,主要负责开展扶贫帮困、环境卫生整治、道路交通维护、应急救援等工作,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倡导崇俭戒奢、诚实守信、孝老爱亲、邻里守望、健康生活的农村文明新风尚,破除陈规陋习,抵制歪风邪气。
工作机制助推新民风。党员干部指导、村民群策群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优势,维护好农村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民风民俗,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设立“红黑榜”、曝光台,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曝光一批等、靠、要,慵、懒、散不勤不实的人,鼓励群众学习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让以勤劳致富为荣、以懒惰等靠为耻的价值观在群众心中扎根,引导贫困群众形成“我要脱贫”的意识。
多元活动打造新民风。各村每月1次的主题党群互动日活动,通过评选“凡人善举”“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以及每月按时推荐“身边好人”等方式,密切党群联系强化作风,加强文明建设正民风,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愿。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领村民树立新民风意识、争做文明先锋。积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优秀家规家训加以宣传,达到正家风、树民风的效果。目前,迎丰镇优秀家规家训《胡氏宗谱》已得到了很好地宣传推广。定期开展普法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在农村建立集自治、德治、法治于一体的新民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