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生为老人测量血压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治乾)“张医生,我早上一起来就感觉头昏眼花的,请你过来帮我看看”。11月3日一早,旬阳县棕溪镇瓦房村刚刚起床的村医张治英便接到同村张隆琴老人打来的电话。“婶子,您的血压是172/109mmHg,怎么突然升高了呢,是不是没有按时服药啊?”一到老人家中,张治英顾不上休息边为老人测量血压边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当得知老人的降压药因不慎受潮时,她便从药箱里拿出已备好的降压药让老人服下,告诉她要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压。
张治英所在的村共有403户1346人,其中患有高血压病的就有103人,糖尿病患者6人。“我在这里服务了二十多年,对村里老人的身体情况都比较熟悉,他们都有我的手机号,有了病都会随时打电话。”张治英说。她告诉笔者,自2014年以来,镇村实行了医疗服务一体化,建立了由一名全科医生(村医)、一名公卫人员和一名护士服务一村的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她们村就有近200户600多村民开展了签约服务。
近年来,旬阳县把深化医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提升财政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全科医生作用,全面推行“责任医师团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推进,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已建立责任医师服务团队105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累计达14.3万人。今年以来,该县在巩固责任医师团队服务、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育龄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重点人群为主的签约服务,采取“3+1”的服务模式,即一名家庭医生、一名公卫专干、一名护士为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加一名医联体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向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让老百姓不出村即可得到常见病与慢性病诊治、健康咨询和指导。同时,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为抓手,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逐步向签约居民提供二级、三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预约专家号、预留病床等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如今,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大龄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都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精心提供医疗服务。近5年来,为了加快深改步伐,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充分利用‘万名医师培训’计划,向镇村输送全科医师165名,并通过‘百千万’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向基层招录和培养技术人才,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也解决了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县卫计局副局长张义梁说。下一步该县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逐渐引导居民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