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羊倌儿”徐芳应靠“借羊还羊”摘穷帽
2016-11-10  来源:本站原创

 1.jpg4hY安康新闻网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帆)一场秋雨过后,旬阳县蜀河镇龙潭村的山坡更加油彩般浓郁,重峦叠嶂、云雾缭绕,一群群白山羊散落在其间,为这美景增添了几许灵动之意。4hY安康新闻网

不远处一位放羊老伯说,他的这几只白山羊是从村里养羊合作社借来的。借羊?我们听着稀奇,于是决定一探究竟。4hY安康新闻网

走过一段崎岖山路,一排依山而建的舍饲棚圈出现在眼前。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合作社创办人竟是一个80后的年轻小伙儿,瘦高个儿,神情腼腆,说道这白山羊的事儿,他的眼睛才放出了光亮来。4hY安康新闻网

农村娃徐芳应,十几岁学手艺活儿,便在城里开店,十几年过去了,在城里成了家买了房,站稳了脚跟。可是每年春节回家,看着少年时牛羊成群的山林如今杂草丛生,耕地也日渐荒芜,老人、妇女和小孩成了这个贫穷的小村子里最后守望者,他的心里不是滋味儿,不禁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而给年事已高的父母多一些的陪伴,则让他的念头更加坚定。4hY安康新闻网

说干就干,转手了县城生意,回到龙潭村一口气砸下10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白山羊养殖基地,并成立了龙狮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合作社。4hY安康新闻网

徐芳应说,他小时候村里就有饲养白山羊的习惯,白山羊是经过长期繁衍与自然封闭选育形成的一个独立存在的遗传资源群体,肉质鲜美,属于肉皮兼用型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饲养历史,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其养殖量大量下降,截止2011年,龙潭村的白山羊存栏量不足50只。4hY安康新闻网

像许多开拓不熟悉领域的创业者一样,不懂技术、缺乏经验让这个年轻人吃尽了苦头,走了许多弯路,可是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让他下定决心,一定得干出个样来。终于,经过6年的发展,他的养殖场从最初100只发展到现在300余只,成了远近闻名的白山羊养殖大户,成为了这汉水边上最年轻的“羊倌儿”。4hY安康新闻网

2015年4月,徐芳应当选村上干部,如何带领一个村脱贫致富则成为他的使命,看着乡亲们殷切的目光,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4hY安康新闻网

同年,全国各地奏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各项扶贫政策也陆续出台,徐芳应一番思考后,琢磨出了“借羊还羊”的合作发展模式。4hY安康新闻网

所谓的“借羊还羊”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本钱的贫困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领取小羊羔,等到小羊羔养大了再按照市场价予以回收,然后这时再扣除掉当初借的小羊羔的价钱;另一种是借种羊进行饲养,等到小羊羔长大再生产时,再归还给合作社同等重量的种羊。4hY安康新闻网

今年65岁的钟明华,腿脚不便,妻子早逝,家庭负担非常沉重。去年初,他从合作社“借”了5只小羊羔进行饲养,年底发展到15只,除了还给合作社5只外,他还能自留10只。徐芳应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的毛羊价每斤在15元左右,一只成年羊的重量约为80斤,这样的话,他去年应该挣了1万余元。4hY安康新闻网

除了这种别出心裁的“借羊还羊”的发展模式外,徐芳应还为愿意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提供了其他的入股方式:一是针对有能力的贫困户,他提供种羊,由贫困户自己养殖,最后再由合作社按市场价统一收购,另一种是针对没有经营能力的,可将贴息贷款的5万元作为股金投入到合作社,每年享受5000元分红,同时贫困户本人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挣取劳务费。合作社还专门给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诊治,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4hY安康新闻网

此外,农户还可以与合作社进行“交换”,羊粪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肥可以施在庄稼地里,而庄稼地里的秸秆又是很好的羊饲料,两者的“交换”既减轻了环境的压力,又减轻了农户的负担,形成了“双赢”的效果。4hY安康新闻网

据徐芳应说“目前,全村在他这借羊的农户有35户,其中贫困户有20户,借出去的170只种羊已经发展到700多只,八九月份后逐渐在出栏销售。养殖白山羊劳动强度不大,合作社又解决了贫困户技术问题和市场销路的问题,全村现在加入到合作社的贫困户有36户,超过了村上贫困户的一半,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村上能够彻底摘掉“贫困村”这顶穷帽子”。4hY安康新闻网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