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孙妙鸿 通讯员 胡远明)盛夏时节,在旬阳双河镇隆科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两侧稻浪翻绿波,水渠上边是光伏发电,下边是欢快游动的鱼儿……这是双河镇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双河镇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备,但因缺乏优势产业,贫困人口依然占相当份额。如何激活农村资源,让贫困群众踏上小康路?双河镇经过考察,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先后引进稻田养鱼、软籽石榴、光伏发电、黄花菜等新兴脱贫产业,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合作社带动、群众受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持续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什么: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
持续增收是稳定脱贫的前提,产业兴旺是稳定增收的保证。双河镇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贫困村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是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一剂“良方”。
发展什么样的集体经济?该镇按照“川道循环种养、缓坡特色建园、中高山林经济”的总体布局,以“短抓骨干产业、中抓新型产业、长抓后续产业”的思路,确定稻田养鱼、软籽石榴、光伏及黄花菜产业作为脱贫新兴产业。
2017年,双河镇在西岔河流域早阳村建立“稻田养鱼”试点。原来1亩地水田种植水稻收入约1600元,发展稻田养鱼项目后,走有机种植路线,修鱼池、投入鱼苗、种植莲藕,使用有机肥料进行绿色养殖种植,去年1亩水稻价值提升约300元,养鱼收入1500元,亩收入净增1800元。今年,该镇在西岔河流域马家、卷棚、早阳等村发展稻田养鱼1158亩,可带动54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6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双河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软籽石榴生长,且持续增收有保障。今年,该镇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作为脱贫攻坚特色致富产业。目前,已发展软籽石榴近千亩共5万株。同时,该镇借助省环保集团帮联机遇,投资建设4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仅此一项可惠及490户贫困群众,每户年分红受益1000元以上;在金竹、马家、三岔、鲤鱼、竹园、平河、望月、高坪等村发展黄花菜2000 亩,覆盖1087户贫困群众,依托合作社订单生产,现陆续进入高产期,每亩可年收入3000元以上。
在引进新兴产业的同时,双河镇还兼顾做优3000亩烤烟、1.1万亩拐枣、2000亩油用牡丹、1.2万亩核桃等传统产业,实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特色”,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稳定增收。
如何发展:贫困户入合作社享“无忧脱贫”
双河镇马家村贫困户刘尚发,将3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发展黄花菜和软籽石榴,自己在村集体务工。今年,他在园区务工近50天,工资就拿了5000元,年底卖鱼还要参与分红。
像刘尚发这样的贫困户,该镇一共有2163户。
“贫困户自身发展困难,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差。新时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经营方式,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旬阳县双河战区指挥长、县人大副主任王海彬说。
为此,该镇采取“支部+集体经济+企业+贫困户”运作方式,每个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将贫困户捆绑在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方式流转农户土地,吸纳区域内群众全部参与,由村集体掌握土地经营权,集中进行经营管理。村合作社做好生产工作,并制定完善效益分配方案,按照“保底分红、见效分利”原则,突出带动贫困户,统筹非贫困户,兼顾村集体,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贫困户加入村合作社如何实现收益?双河镇明确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合理调配带动农户增收方案。首先,对流转土地按地力状况每亩每年300——600元不等保底分红;其次,优先安置贫困户从事劳作管理,按工计酬。在产业产生效益后,按照“532”分配原则,在当年扣除运营费用后,产生效益在脱贫期内按贫困户50%、非贫困户30%、村集体20%的比例进行分配,确保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并超过脱贫标准,实现贫困户收入稳中有升、逐年巩固。
产品销售:龙头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
农产品不怕生产怕销路,双河镇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时候,统筹考虑销路问题,探索出“园区和龙头企业负责为各村提供订单和技术支持,负责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发展思路,实现“村户双赢”、滚动发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消除后顾之忧。
为此,该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加大对隆科园区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提高园区的服务水平和接待水平。利用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品精深加工,实行产、供、包装、销售一体化,开发更多附加值高的双河特色农业产品。该镇还加强“三农队伍”培养力度,通过“三农队伍”做好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依托园区、合作社,将课堂教学、现场培训、田间指导有机结合,对贫困户、广大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整合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做强龙头企业后,该镇村集体、园区(企业)、农户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依托隆科省级农业园区,内联村户,外接市场,并负责前期建设投入、生产过程服务和兜底销售问题,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保障村集体和参与农户的利益“零风险”,实行统一建设施工、统一供种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健全完整产业链条。
双河镇党委书记胡广涛说:双河镇通过明确哪些是集体资产、哪些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收益如何分配等问题,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相应治理结构,探索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贫困户共荣共生、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带来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