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曾文静)暮春四月,草长莺飞。信步走在旬阳县麻坪镇任一一处乡间小路,水尽田饶,绿色的麦浪如波,油菜抽穗结籽,村舍俨然,炊烟四起……再也没有脏乱的村舍,随处乱停、乱放的车辆及杂物,空气中亦没有了污水、粪便的恶臭味,人们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化一样节节高,老人们悠闲地坐在广场上下象棋、打扑克、听音乐、闲谝;孩子们围着大树跑着,累得满头大汗;劳作之余的妇女们或围坐在一起、扯上几句家常话,或扭动身姿、跳起广场舞,欢笑声、歌声不断蔓延开来;沐浴着播撒希望的春,陶醉在眼前一抹醉人的绿,风儿吹、虫儿鸣、万物生……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生活美景图正徐徐展开,美妙而生动……
“爱心超市”励民心
扶贫先扶志,一个人精神上的“瘦骨嶙峋”远比生活上的“面黄肌瘦”更让人痛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凝聚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精神力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旬阳县麻坪镇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建立了“爱心超市”,即:通过开展干部“献爱心”活动,建立帮扶基金,并依托“爱心超市”购置群众所需日用品,由村委会自主经营,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爱心卡”或“积分卡”,用其领取家庭所需物资,实现微心愿,既促进了村级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村组环境卫生的改善,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党的政策真好,我通过参加村里组织的义务劳动,得了20分,兑换了一壶油,今后我还要争更多的积分来兑换物品。”梨湾村贫困户周云瑞高兴地说。 以劳动换取积分,到“爱心超市”以积分换取商品,爱心存折积分卡的激励机制,让大家改掉“不劳而获等帮扶”的坏习惯,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扶贫效用也由简单“输血”向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转变。
“道德评议”正民风
记忆的闸门一下就把我带回了5年前,贫困户周云瑞,43岁,小学未毕业,妻子智弱,两个女儿分别为初中及小学学生,无一技之长,也不思进取,一家四口人一直靠着低保勉强度日,是麻坪镇梨湾村有名的贫困户。
第一次走访入户时,我眼里看到的这个家真可谓是“一贫如洗”。木头支撑着土坯房,墙体裂缝隐患重重,墙角到处是蜘蛛网,土灶台和简单的厨具是厨房唯一的家当;卧室里阴暗潮湿,远远地就闻到一阵阵发霉味道,一台老式电视机是仅有的家用电器……穷!穷得真正超出我的想象。该如何帮助他脱贫?我的心里五味杂尘,久久难以平复。拿出记事簿,我想耐心细致地了解他的生产生活家庭状况,只见他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话语不多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一边询问,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让这样的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通过多次走访座谈,与之拉家常,倾心交流,慢慢了解并体会到,由于家境贫寒,从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就成了他掩盖内心希望的最好屏障。通过持续不断、细心地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脱贫典型鼓舞他,用身边人自强标兵激励教育他。同时,依托“道德评议”、“道德讲堂”、“三新扶志”等载体,大力倡导“扶贫先扶志”,建立“红黑榜”公开亮相,并公开表彰脱贫“脱贫自强标兵”、“产业能人”等活动,通过树立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正面激励,引导贫困群众向上向善,知恩感恩,从而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达到了“扶志”的目的,在全镇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彻底转变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争当贫困户”、“坐等靠要”思想和失信不孝、自私缠闹、迷信赌博等不良风气。最终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周云瑞先从改善家庭面貌开始,进行了自我“革命”,借助易地搬迁扶贫惠民政策,加上东凑西借的钱,在麻坪镇社区阳光新区购房一套。有了房子后,周云瑞的干劲更足了,精心钻研畜牧养殖技术,开始喂养起了猪、牛、羊,通过5年的努力,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开展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定期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积极引导村民拆除和改建路边和房前屋后的简易厕所、猪圈等,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并不定期组织动员村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开展卫生评比,督促群众养成卫生习惯,加大镇村组主干线以及移民安置小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同时,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集镇周边、沿河两岸、公路两侧增绿工程,开展农村秸秆禁烧,巩固提升省级生态镇建设水平。深入开展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严查非法采砂、水质污染、秸秆焚烧、土壤污染、挖山毁林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增强民众保护生态意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助推脱贫摘帽,提高群众幸福感。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
近年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着部分群众物质富了,思想道德却出现滑坡等问题,麻坪镇按照县委决策部署,立足本镇实,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坚持特色,以“诚孝俭勤和” 新民风、移风易俗等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宣传并自觉主动参与,积极组织群众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在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对村民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办理、人情份子均进行了规定,号召村民积极参与,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监督,让村规民约“约”出麻坪文明好风气。
麻坪干群攻坚克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向着小康社会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