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登霞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被魂。
旬阳县红军镇是一片饱经鲜血浸染、烈火洗礼、百炼成钢的红色热土。
80多年前,红二十五军、红74师在红军镇九龙山佛爷庙浴血奋战,红74师特务队高中宽指导员和尚班长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演绎了那段荡气回肠的“红军老祖”故事。
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红军老祖”的故事……近年来,红军镇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通过用活资源、建强阵地、创新载体等,汲取红色故事不竭的“甘泉”,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迸发出更深厚、持久的力量。
用活资源,以红色精神鼓舞人
“走进革命圣地,聆听红二十五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我们心生敬仰!先烈们把清澈的爱,献给了中国!比起他们,我们献的这点血是微不足道的,以后我不但要做一个献血者,还要做一个志愿宣传者,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让爱心更有力量!” 5月20日,安康市中心血站组织稀有血型献血者在红军纪念馆开展“520身边有爱,熊猫不孤单”座谈联谊活动,稀有血型献血者任玉和站在庄严肃穆的红军英雄纪念碑前畅谈个人感悟,无不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此刻,凝视这些老党员,我似乎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斑驳的皱纹里,在闪烁的泪光中,在雪白的鬓发里,在奔腾的血液中……”近日,仁河口镇枫坪村党支部在红军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支部书记汪武倾情为支部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革命先烈祭奠区,冰冷的墓碑上散发着炙热温度,墓碑上高中宽和尚班长的名字背后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铺就着一条让人民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安康市汉滨区鼓楼社区的党员们身历其境的感受革命先烈用生命铺就的这片红土地,感受党员那份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无畏情怀,感受红二十五军那份坚定的革命信仰。
只有真正了解,才能真正理解,顺着精神谱系的脉络,走心重温“那个年代”“那一场景”,才能真心读懂“断头流血以从之”的壮怀激烈。
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红军纪念馆园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颂唱一曲红色歌曲、重走一次长征体验区等,让广大党员干部从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中汲取力量、砥砺品格、启迪智慧。
建强阵地,以红色教育淬炼人
“1935年7月,红25军北上陕北,二十多岁的高中宽作为革命经验丰富的‘老’战士被组织安排留下,组建红74师特务队,高中宽担任指导员,他不仅作战勇敢,还通晓医术……” 在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兵器馆里,“高医官”的医疗箱每每被讲解员提及。因为年代久远,箱口铁扣已经锈迹斑斑,背带接口处也已脱线,尽管浑身布满划痕,但正面居中圆形白底上的“十”图案依然鲜红,走进参观的人无不被其背后的故事打动。
近年来,红军镇坚持“修复保护”与“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坚持“讲好故事”与“设置课程”一体创新,坚持“培育品牌”与“规范管理”有机结合,坚持“红色教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逐步探索出了“红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古矿洞遗址游”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
知史之厚,知责之重。目前,红军镇正积极联合党史专家编撰本土党史教育书籍,打造一批党史精品课程;加快推进“红色教育综合馆”陈展,并利用数字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升级原有4个展馆展陈方式;联合省委宣传部摄制”红二十五军”电视剧,再现红二十五军建立、发展、壮大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及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制作党史学习教育小视频在快闪、抖音发布,实现了从“指尖”到“心尖”,让红色文化无形中浸润受众心田,为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史学习、筑牢党性根基提供全新的“红色熔炉”。
创新载体,以红色展览吸引人
历史照片、电报文献、访谈记录等珍贵资料,情景再现了广红军将士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深入挖掘一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感悟英雄的崇高,凝聚成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同时,邀请基先进模范、老党员、党校教师组成宣讲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用大白话讲道理,小话题反映大题材,讲出历史厚度、情感温度。
“我们努力拓展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阔平台,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红军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下一步,将邀请民间“草根”艺人创作一批党史题材的舞台文艺作品、制播一批红色专题节目等,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收集整理党的一大到十九大期间的重大党史事件,用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制作党史展览墙,让广大党员在参观游览的同时,深刻感受共产党人为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的艰辛探索。同时,努力扩宽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的“桥梁”,将历史转化为课程、将史料转化为教材、将基地化为课堂,使“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构建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多维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