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若晗
今年以来,旬阳市紧密型医疗健康共同体创新建立了“医共体流动医院”,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车厢变诊室,优质资源直达门口
7月11日清晨,一辆标着“旬阳医共体流动医院”的白色巡诊车驶入神河镇社区广场。车刚停稳,72岁的张大爷就跟了上来:“听说今天有省城专家带仪器来,啥病都能看,我这心慌气短有救了!”
车厢内,彩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一应俱全。由旬阳市3家公立医院骨干医师和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正在为村民进行诊疗。
“以前去县医院,路上就得大半天。现在专家带着设备到家门口,太方便了!”刚拿到诊疗方案的张大爷连声称赞。
年初,旬阳市制定紧密型医疗健康共同体流动医院实施方案,以巡回诊疗车为载体,整合医共体总院与各分院资源,构建起“总院支撑、分院协同、巡回诊疗车延伸”的三级服务体系,半年间足迹遍布11个乡镇,让万余村民告别“翻山越岭求医难”的问题。
精算民生账,省下真金白银
巡诊现场,慢性病患者队伍尤为醒目。糖尿病患者王大爷拿着病历本感慨:“专家一来,我们看病买药方便了,往返的路费也省下了!”
“每次巡诊都是精心安排的,”旬阳市医共体负责人介绍,“由总院根据目标乡镇常见病、多发病,‘点将’组建专家团队,提前发布信息,并与镇分院协同组织群众。”流动医院为群众提供免费检查、诊疗、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及转诊联系等“一站式”服务,与去大医院就医相比,不仅减少了挂号、排队等环节,还节省了交通食宿等费用。
关口向前移,播撒“健康种子”
“生活好了,更要警惕‘富贵病’!”巡诊中,专家们一边诊疗,一边用通俗语言向村民讲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防病胜于治病,关键要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做到未雨绸缪。”
巡诊过程中,专家团队着力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在为患者提供诊疗的同时,更注重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宣教。通过普及防治知识,传授科学饮食和运动方法,提升群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主动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疾病发生。
“防病比治病要紧!”专家们这句通俗易懂的叮嘱,成为巡诊中反复传递的健康理念。活动累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000余份,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将“预防为主”的理念深植山乡。
医院在“流动”,服务不断档
来自唐都医院、旬阳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在巡诊间隙,针对基层短板,对镇村医护人员进行急性病症识别、急救技能等关键培训。这种“技术输血”在旬阳市已成常态。今年以来,流动医院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基层水平,累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218名。
为填补巡诊间隔,旬阳市医共体构建了“流动医院集中服务—驻点医师日常承接—上下联动无缝转诊”的闭环网络。医共体派驻20名骨干医师长期驻守乡镇,无缝承接巡诊后续服务,确保治疗不间断。对于需要转诊、复诊以及进一步治疗的病人,积极联动上级资源解难题。
“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必须架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桥梁,并确保服务连续!”旬阳市卫健局局长徐先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