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贺孝成 赵发淞)五月的镇坪,万木葱茏,山花烂漫,清香扑鼻。
美丽的山村,小桥流水,白墙灰瓦,恬淡宜居。
中午,走进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七组杨家新老人的家中,缕缕茶香扑鼻而来,顺着茶香,我们找到了老人家,他正坐在火炉边专心的烘培着刚采下来的茶叶。
见有人走近屋里,老人连忙站起来热情招呼我们,冲泡他炒好的新茶。当我们说明来意,老人说:“前几天村上发的《贫困户精准识别条件明白纸》我都好好看过了,要不是这几天采茶忙,你们不来,我也要去找你们,不需要你们剔除,我自动都要退出贫困户,岁数大了,就是有项目我也搞不了了,把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贫困户,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几十年的党龄了,这点党性要有。”
古稀之年的杨家新,1978年入党,养育4个女儿,除三女儿嫁到平利县之外,其余三个都嫁在本村安居乐业,与老人相距不足500米,家庭条件好,对老人非常孝敬,争着要接老人和她们一起生活。今年老伴儿给外出务工的幺女看家,他一人住在老房子里,简陋的土坯房,也被老人打扫的干干净净,屋里屋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2016年,村里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将老两口儿纳为贫困户,拟作为2017年的脱贫对象。在本次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中,老人学习政策,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清楚的认识到脱贫攻坚贫困户识别和数据清理工作的重要性,他知道老两口儿不能单独作为识别对象,与任何一个女儿在一起识别,都不能纳入贫困户,当工作队欲他告知时,他却主动提出要退出贫困户。
杨家新老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勤快人”,几十年来,岁月改变了老人的容貌,改变了老人的体态,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的勤劳。虽70岁高龄,但是依然自力更生。今年老人把房前屋后的6亩土地都种上了土豆和玉米,还种了1.5亩的魔芋,老伴儿也养了2头猪和6只鸡,农闲的时候,老人还上山找药材。
他还给工作队介绍,去年还在山上割生漆,一季下来,收了60多斤生漆,仅这一项就收入近万元。
杨家新不但是个勤劳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很热心的人,还经常对其他贫困户宣传党政策,找脱贫的路子,鼓励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积极发展产业,只要勤爬苦做,一定会甩掉贫困的帽子。
在本是安享晚年的年纪,杨家新没有依靠女儿女婿、依靠政府,而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为女儿们减轻压力。在外人看来,老人很辛苦,很清贫,可是在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支撑下,他的精神生活相当富有。
扶贫当需扶志,只有激发贫苦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再汇聚党和政府、社会各方、基层群众的各方合力,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