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军 汪杜鹃
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镇坪县上竹镇中心村提高站位、创新实践,谋划推进平安建设,连续8年达到“十个没有”平安村标准。在实践中,孕育出“133”工作法。
建强“一个堡垒”,主动服务净源头
中心村党支部围绕加强党对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抓起,改作风、出实招,从源头上杜绝矛盾激化、预防信访事件。
本着“优质高效、规范便民”原则,在党支部领导下,每个工作日村“三委”干部轮流坐班,亮明服务范围、办事流程、工作纪律,严格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脱贫攻坚,党支部组织村“四支队伍”及帮扶干部深入各家各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做到每月至少深入一次贫困户,每季度至少遍访一次全村群众,涉及政策疑问的现场解答,需按程序办理的主动代办,人人都是“便民中心”。在党支部的组织动员下,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纷纷加入矛盾纠纷调解和村风民风监督队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主动承担结对扶贫任务,年轻有文化的党员义务为群众宣讲法规政策知识,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群众的事好办了、心气顺了,从根源上保证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推进“三治融合”,综合治理提效能
在县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帮扶下,中心村扎实推动“三治融合”,全面提升村域治理效能。
依法自治保稳定。凡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关键环节由镇党委审核把关,实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明显提升。
法治建设促和谐。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七五”普法,结合村情实际,制订完善村规民约。不孝敬老人、滥办“无事酒”、污水乱排、垃圾乱扔……这些法律管不到、道德管不好,却又与新民风建设格格不入、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有了“管头”,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以德治村树新风。党支部组织村里乡贤能人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围绕“诚孝俭勤和”,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规范管理全村酒宴,让民俗传统在文明礼仪的轨道上健康延续。在党支部领导下按照“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履行职责,促进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教育群众远离“黄赌毒”,引导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一约四会”作用充分发挥,实现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相得益彰。
坚持“三防并举”,全面布控保平安
在县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中心村持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人防、技防、心防上狠下功夫,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牢牢掌握平安建设主动权。
人防为主,健全平安体系。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三委”及群团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站,下设信访维稳、矛盾调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治安防控4个工作组,结合工作需要和人员实际,充分吸纳中心户长、社保员、环卫员等参与。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先后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等制度,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高效顺畅、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
心防在先,推动关口前移。在镇党委领导和县委政法委帮扶指导下,利用各种节日等重要节点,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平安宣传,采取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技防并重,筑牢平安防线。先后投入20余万元,建成综治维稳工作站、警务室,配齐相关设施。村内主干道及重点部位亮化及监控系统全覆盖,共设置路灯85盏,安装监控14个,落实专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持续稳定发挥作用。物防与人防相互补充、紧密协作,在全村构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治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