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唐波)今年9月,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二组村民殷前俊喜添儿子,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媳妇是外村人,娘家人执意要来喝满月酒,殷前俊认为如果光娘家人来,本村群众和亲戚朋友不参与,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向村上红白理事会申请办酒席,理事会受理后按照相关村规民约,决定殷前俊这个“添丁宴”不能办,最终殷前俊按照规定缩小了范围,仅限自家兄弟姐妹等直系参加,对媳妇娘家人一行只进行了简单招待。
“青中村2015年年初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两年来,只举办了 9场与婚丧嫁娶有关的筵席,这个数字与往年同期相比少了一半多。”青中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村监委会主任周显文说,只要村民中有红白喜事,理事会都会主动上门,询问村民在筵席场地、宾客规模等情况。此外,还会对村民采购的菜、米、面、油、肉等索证索票留样保存,免费提供食品安全“把关”服务,现在红白理事会在村里有了威信。
“以前是一家办事,全村随礼聚餐,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办红白事都有了规矩,该办的理事会帮我们办得热热闹闹,不该办的一律杜绝,着实减轻了我们的人情负担。”日前,提起村里成立的红白理事会,青中村全体村民都赞不绝口。
成立红白理事会就是紫阳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充分结合农村实际,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把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该县通过移风易俗,让群众自觉倡导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