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叶立刚)紫阳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强服务、抓党建就是促民生”理念,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为抓手,以提高党员责任感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抓党建、促发展”的循环发展道路,为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位于紫阳西南部的瓦庙镇庙坝村山大沟深,因交通闭塞,加之产业基础薄弱,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程度较深。近年来,该镇充分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社会服务、脱贫攻坚等工作,改变了村容村貌,实现了循环发展。该镇庙坝村贫困户王福祥是全县147个贫困村、9.55万贫困人口的一个缩影,因受益于党员干部悉心帮扶,依靠产业致富跨入脱贫增收的“快车道”。
“已经卖了十几只羊,现在还有二十来只,今年收入有万把块。当紧的是现在圈舍不够用了,设计也不尽合理,经过党员张银新帮我谋划后,准备再去买些优良种羊,先多喂五十只,以后收入好了,再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他指着那些肥硕地羊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党员张银新看来,以前只顾着自己发展产业,忽略了自己党员身份,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他开始认真思考入党的目的,切实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压力,自己不仅要带头致富,更要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如今,他所帮联的4户贫困户都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在他的指导下,已规划好产业发展的“门路”。
早在两年前,庙坝村曾因集体经济无起色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落实不到位一度成为全县落后村支部,如今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瓦庙镇庙坝村支部书记简荣发介绍说,基层党支部牵头,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定诺,全力支持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建,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对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强了支部、富了百姓”,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县17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实现升级晋档,从各级党政机关择优遴选200余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推动15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