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紫阳
紫阳惊现清代古墓群 2吨巨石运输成不解谜团
2017-03-10  来源:本站原创

16.jpgSGA安康新闻网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海昌 张斌 张庆 文/图)日前,在紫阳县麻柳镇青岩村发现清代邹姓家族古墓群,古墓保存总体完好,建造精美,古朴厚重,气势宏大。SGA安康新闻网

3月2日,紫阳县政协文史资料第八集《紫阳古建筑》采编组一行三人,到青岩村作坊坪探寻古院落邹家院子。该院落为明清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而院子后面的古墓引起了我们更大的兴趣,古墓主人邹庭芳夫妇,清道光十七年(1837)立碑,墓建规格之高,实属罕见。碑柱打磨精细,下有镂空石墩,对联为“峻岭云连丹凤舞,碧潭鱼跃玉龙飞”“竹策丛生起甲第,福登呵护兆科明”。碑板五块,大小相当,正面三块,两侧各一,上部题写的诗词,断续能辩,下部是人物雕画,碑座长47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打磨精细,重约2吨多的一块巨石,二层盖檐是长为460厘米,厚约10余厘米的一块整石。SGA安康新闻网

17.jpgSGA安康新闻网

青岩村在今天,我们乘车到这儿都还显得艰难的偏僻之地,180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把毛石雕琢成这样厚重大气?在生产运输落后的时代,这样巨大的石块又是怎么运到这里来的?这似乎成了不解之迷。SGA安康新闻网

一直生活在该院子的老人邹定丕介绍邹氏一族是清朝中期移民紫阳,至今在这里繁衍生息已十二三辈人了。另一位邹姓老者用邹家字派诗“玉公国庭盛,文龙定恒明”来印证他的说法。SGA安康新闻网

更令人振奋的是,采编组在离此约两公里的庙坪发现了邹氏家族古墓群,有六座保存完好的古墓,是邹氏家族迁移紫阳一至四代人的墓葬,所有墓葬均有墓碑,且有延续性记录的特点,把一代接一代人的墓碑拼接起来,邹氏家族迁移紫阳及在紫阳繁衍生息几代人的生产生活信息就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家族迁移陕南紫阳史话。SGA安康新闻网

18.jpgSGA安康新闻网

碑文上所述和邹氏后人的讲述大体一致,但更为详尽准确,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从四川大竹移民到任河里九甲”,此前是从广东“乳源县崇德都梅花地黄鹿塘”到四川的,正好印证了清代“湖广填四川再入陕”的移民历史。令人称奇的是迁移至此的第二代邹公才之墓(根据碑文推断是邹庭芳的爷爷,活了80岁,可谓是高龄老人),该古墓为三重石碑,古墓一体有石鼓立于两侧,其中一个还有石兽类石雕作下山状立于鼓上,可惜头不见了,推断应该是麒麟,三重檐上石刻浮雕也是麒麟。最为惊诧的是墓碑两侧的石碑上的彩色雕刻,有凤凰和仙鹤各一对,或飞或立极为逼真,雕琢的树叶花草上的蓝色叶片竟然光鲜如初。很难想像,这样的露天彩绘,经过两百年的风吹日晒依然如此鲜活,简直匪夷所思!SGA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