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杨升)郭长根,紫阳县汉王镇兴塘村一组村民,同时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因母亲患病花了不少钱导致家庭经济困难,通过镇村的核查被纳入了贫困帮扶对象,但郭长根并不满足靠享受国家政策过日子,等到母亲病情好转,他便开始张罗起发展产业了。养鸡、养猪、养牛、养鱼、种水稻样样发展,依靠着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郭长根一家很快就脱了贫,成了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安康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康市环境应急中心包抓帮扶汉王镇兴塘村,郭长根听说后,主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崔顺峰,希望通过帮扶部门的帮助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也希望利用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和销售门路帮助本村其他的贫困对象增收脱贫。
崔顺峰当即表示要大力帮扶这类积极主动作为的贫困对象,以此来带动其他贫困户摘帽脱贫。在得到单位领导的同意后,驻村第一书记崔顺峰和驻村工作队长杨升在村支书陈显润的引导下利用5天时间走访了全村50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详细统计了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的意愿,再综合镇村包联干部统计的数据,通过村“两委”会议研究讨论,计划由市级包抓帮扶单位从办公经费中协调资金3万元向贫困户发放3000羽鸡苗,并成立以郭长根为法人的养鸡合作社。关于鸡苗品种的选择,在单位领导的建议下,两名驻村干部赴镇坪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最终确定了适合兴塘村水土环境的“黑撒拖”和“青脚麻”两种鸡苗。
考察结束回村不久,市级包抓帮扶单位、汉王镇政府和贫困对象100余人齐聚兴塘村委会举行养殖技能培训和鸡苗发放仪式,在场的贫困对象均领到了发放的鸡苗。接下来的一周,两名驻村干部和镇村干部为成立养鸡合作社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赴紫阳协调手续,一番努力之下,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大厅窗口取得了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合作社成立当天就有近20户贫困户申请入社,不到一周时间合作社社员规模就达到了近40户。
合作社成立后,各项工作就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郭长根每天抽出闲暇时间到其他贫困户家中查看鸡苗发育情况,并指导他们科学喂养;镇村干部就合作社发展事宜多次与县镇农业部门取得联系,在他们指导下,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行;此外,还邀请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多次到村指导养殖技术;市级包抓帮扶单位领导也多次到贫困户家中查看鸡苗饲养情况。
2018年中秋节前,养鸡合作社饲养的近4000羽土鸡出栏销售,不到半个月便销售一空,社员们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依靠这“第一桶金”,社员们立即购进一批鸡苗加紧饲养,赶在2019年农历春节前出栏销售,又收获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养鸡产业已成为兴塘村一项短期可持续发展产业,老百姓只要听说是兴塘村的土鸡都会一抢而空,养鸡产业也俨然成为该村一张“名片”。
2019年4月,市级帮扶单位给兴塘村15户未脱贫的弱能贫困户发放了600只鸡苗,郭长根的养鸡合作社立即将他们吸纳成为社员,相比于一般贫困户,面对这些弱能贫困户合作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帮助他们饲养和销售。郭长根表示,将尽自己所能把养鸡合作社越办越好,以此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