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紫阳
甘洒汗水润沃土——记紫阳县茶叶研究所所长游新才
2021-02-04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李胜璋LdT安康新闻网

30多年了,游新才从没有放弃过对紫阳茶叶产业的热爱。LdT安康新闻网

1989年8月,游新才从安康农校毕业分配到紫阳县茶叶研究所工作。到茶研所工作后,他一直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的提升改进等工作,先后参与紫阳毛尖茶的技术研发,紫阳群体品种比对试验,标准化茶园管理技术的研讨,红茶加工制作技术的研究推广等项目,并将自己多年来在茶叶加工,茶园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广泛的应用到紫阳茶业产业发展领域。LdT安康新闻网

紫阳县茶叶研究所属于事业性科研单位,50年代在瓦房店集镇后边的银盘梁组建后,先后建成示范茶园200余亩,标准化绿茶生产车间一座。因而到茶研所工作的技术人员第一课就是到生产车间与老师傅一起加工制茶,然后学习机械检修。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游新才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工作。1989年底,茶研所换了年轻的所长,1990年春季组织所里年轻人研制全手工制作名优茶“紫阳银针”,游新才成为名优茶研制组成员,他们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紫阳毛尖茶”的新产品“紫阳银针”。这个新产品以单芽头鲜叶为原料,手工揉捻成细长披满白毫的产品,“形”如银针。通过反复实践后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定型。1991年,紫阳茶研所研制的“紫阳银针”获得全国“陆羽杯”名优茶评比大赛金奖。“紫阳银针”这个产品至今,仍是紫阳毛尖茶高端产品中的精品。LdT安康新闻网

游新才记忆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第一件就是在茶研做紫阳群体品种的对比实验,这是他在茶研所做的第一项研究。具体工作就是在茶园中选择优良单株挂牌观察,连续三年记录其生长特性。他首次选择了27个单株,对每株建立档案,每半个月都要到茶园里去观察做记录。通过观察记录情况进行单株提纯选育,然后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紫阳茶区的发展一直是以点播为主,所以这样的试验尚属首次。由于缺乏育苗管理经验,苗床温度没有控制好,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试验效果不佳。但这次历时5年多的实验为游新才以后的茶叶育苗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二件事是低改茶园中的重修剪和台刈。这是他第一次把教材的内容引用到实践中。这项技术在山地茶园还是首次应用。他选择了5亩茶园进行实验,低改茶园的技术实验后,第二年下半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春季大见效益。茶叶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30%以上。低改茶园实验取得良好效果。这项技术至今仍受到茶农的青睐,在紫阳县大面积推广应用。LdT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10204100823.jpgLdT安康新闻网

1996年,茶研所经营管理状况到了最难的时候,解决职工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情。茶研所想从技术进步上改变其生产经营现状。游新才等技术人员先后到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在全市率先引进先进茶叶加工设备加工名优茶。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生产实验总结,成功探索出了机械制作毛尖茶工艺流程,生产出了质量稳定合格的茶叶产品。一年后,全县组织100多名乡镇茶厂人员到茶研所参观学习,并开展技术培训。从此以后,机械制作紫阳毛尖茶技术开始大范围推广。LdT安康新闻网

为了解决夏秋茶的利用,增加全县茶叶产品的花色品种,2010年,游新才参与了紫阳富硒红茶及高香绿茶的技术研发工作。在紫阳红茶的研发中,他与福建的师傅一起住进了高桥镇关南春茶厂里,用塑料膜做简易发酵室,进行发酵实验,寻找紫阳红茶最佳发酵时间、温度控制点,根据本地茶树品种资源的特点,通过反复试验,制定了适合于紫阳县情的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在关南春茶厂召开的紫阳县第一个红茶制作现场技术培训会上,40多名茶叶技术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全县80%以上企业均掌握了红茶制作方法,为全县解决了夏秋茶采摘制作的困扰,为茶农提高了经济效益。LdT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他还将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与青茶制作特色有机结合,完善制定了高香绿茶的制作技术流程,解决了夏秋茶滋味苦涩的缺点,并在全县14个茶叶基地镇举办加工技术培训班。他还配合陕西师大生命科学科学院的研究生,做了陕西茶区原产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比对研究,并在热带作物学报2012年第五期中发表论文《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抗寒性综合评价》,对抗寒性茶树的筛选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LdT安康新闻网

2012年,游新才被安排到紫阳县质监局协助筹建紫阳县富硒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并被任命为检验检测中心主任。从检验检测房屋装修到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设备及设备调式,每一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还邀请专家指导制定《紫阳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质量管理手册》。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紫阳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于2013年7月30日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中心的认定,并颁发了资质证书。一年多的时间里,游新才很少有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500多个茶样的检验检测。不仅配合了紫阳县政府创建紫阳富硒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而且为全县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LdT安康新闻网

2014年,游新才参与陕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对低温胁迫处理不同时间后茶树抗寒品种“紫阳圆叶种”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和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第四期上共同发表了《低温胁迫后抗寒茶树品种“紫阳圆叶”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一文,还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二期上发表了《茶树花芽分化解剖与形态学研究》一文,对茶树育种和生物学特性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LdT安康新闻网

2017年8月,县级机构改革中重新组建茶研所,2018年3月,游新才担任紫阳县茶研所副所长,主持紫阳茶叶研究所的全面工作,承担并主导了全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新建茶园的工作任务。共培育和指导紫阳种无性系茶苗繁育企业12个,育苗1200多亩,为全县新建茶园任务提供优质的紫阳种无性系茶苗,共计新建茶园10033亩。2018年8月,他主持申报了《紫阳富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登记,于2019年9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批准并发证。LdT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10204100835.jpgLdT安康新闻网

2019年4月,游新才担任紫阳县茶研所所长,在此期间,承担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紫阳县茶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2019年配合茶业发展中心做了《茶产业十百千万工程联盟》及《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的宣贯和推广,新建茶园10000亩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参与了《紫阳富硒茶标准》的修订。为提高茶园产能,增加茶农收入,推进夏秋茶利用率,参与了机采茶园的培育和机采示范项目,组织培训茶农夏秋茶采摘、加工等技术,发放电动采茶机1000余台,涉及66家经营主体。2020年8月组织申报了《紫阳县茶业专家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并通过了专家现场评审。梳理编写了《2021年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申报书》-《紫阳县夏秋茶加工利用集成技术研究》。配合茶业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了2020年茶园新建7267亩项目的招标采购、苗木调运、茶苗种植等工作。LdT安康新闻网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高质量发展茶产业,游新才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人。近3年时间里,他组织培训茶农实用技术10000余人次,配合县人社局举办了26期1200余人职业茶农培训。在授课过程中,为了传承紫阳毛尖茶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使茶农效益最大化,他将手工茶制作培训纳入必修课程,亲手指导茶农操作要领,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茶农能够熟练掌握手工茶制作。2019年5月,游新才带队参加陕西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组织的全省手工制茶大赛,共获得了7个奖项,他个人也获得卷曲形类二等奖。2019年6月,游新才被授予“安康市茶产业技术帮扶先进个人”;2020年4月,被紫阳县县委、紫阳县人民政府授予“紫阳县先进工作者”。 LdT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