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海洲
鸟儿在林间细声啁啾,田间地头不时传来村民爽朗的笑声。这里是紫阳县蒿坪镇黄金村,当村民们谈论起近几年村子发生的可喜变化时,无不对帮扶单位的真心帮扶夸赞不已。
新修水泥路6.3公里,基本道路通村、便道通组;新建饮水工程1处、维修水窖5处,户饮水安全有保障;新建两个村级安置点;分别新增5台增容、5台变压器,户通网电;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修建2个文化广场;成立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业园区,种植樱桃1400亩、核桃900亩、茶叶600亩,年养猪900多头。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驻村工作队的真心帮扶。
2018年以来,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扎实开展联村帮扶工作,派出两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俯下身子,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筑民风建设,制定明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与规划,用真干实扶给当地群众蹚出一条增收路子。产业发展上,该中心发挥科技支撑,培育壮大优势产业,2018年以来新建300亩标准茶园,优化改良百亩果园,订单发展富硒农业、扶持养蜂产业,从技术、项目建设等层面对黄金现代农业综合园区进行扶持帮助,引领黄金村各类林果管护水平和经济效益整体提升。
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产业发展重点,加强黄金村旅游、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脱贫户实现长效增收。继续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2018年为黄金村无偿提供陕茶一号优良茶苗3万株,2019年发展茶叶100 亩,2020年发展茶叶100 亩、中药材20亩、养蜂100桶、蔬菜150 亩、优质水稻50亩。
技能培训促就业上,协调组织各类就业培训,通过“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帮扶等进行足浴、厨师、月嫂、养蜂、养猪技术等培训;引进专家开展茶叶、樱桃、核桃、猕猴桃、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培训农村实用技术 3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素质提升培训20人次,实现青壮劳力人均掌握1项发展技能。
围绕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目标,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在全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依托“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村组、院落会等载体,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和脱贫光荣“五大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开展“道德之星”“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同时加大新民风建设力度,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组织文艺演出、慈善捐助等活动,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面对移民搬迁户创业就业及后续服务,他们倾心尽力做好各项宣传动员工作。2018年以来,实现易地搬迁89户,每年转移外出就业350多人,搬迁户平均每户至少1人在外务工,社区工厂、蒿坪集镇也吸纳了不少搬迁劳动力;搬迁户的适龄儿童全部实现在集镇上学;农村合疗全覆盖,看病住院更方便。一系列暖心帮扶举措,让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了,对蚕桑中心帮扶工作更加认可肯定。
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中心和驻村工作队用辛勤地工作成效赢得了全村父老乡亲的信任,也受到上级政府部门认可与肯定:2020年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并予以“集体记功”表彰。近期,在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2020年度市级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考核结果的通报》中,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黎文平获“优秀第一书记”等次,这是该中心自2018年联村帮扶以来选派的第二位第一书记再次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