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青 王建雄
“你们村哪个单位帮扶?驻村第一书记是谁?”日前,紫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李长国来到东木镇木王村对“四支队伍”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暗访。
“怎么不见人呢?你去查一查驻村工作队的日常签到情况。”李长国向随行工作人员交代说。了解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均未在岗履职情况后,李长国立即安排专人对该问题跟进督办。事情调查清楚后,紫阳县纪委监委对县工商银行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对该单位及监督检查发现的另外两名驻村第一书记所在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全县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各项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缺勤脱岗,这类问题需引起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要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李长国再三强调。
为集中优势力量提升监督质效,破除“撒胡椒面”的监督方式,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狠抓落实办成立6个督查组,按照“定事、定人、定标准、定时限”四定原则,推行“4个清单”工作机制,即组织推进情况监督检查清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情况监督检查清单、行业部门工作推进情况监督检查清单、专项工作监督检查清单,聚焦惠民惠农政策宣传、“三类人群”监测帮扶、“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巩固等工作,梳理24个监督检查事项,通过入户走访、查阅资料、个别访问等方式,精准监督,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
“目前到村‘六查’入户‘六问’问题排查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得怎样了?反馈的问题都整改到位了吗?”这是该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阴文忠来到包联的东木镇关庙村开展灾后重建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督导检查的一幕。
“我们按照既定工作安排,有序组织包联干部入户对接,全面完善户档收集整理工作,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抽不到我’的侥幸心理……”驻村第一书记方瑜玲如是说。
为进一步夯实责任,传导工作压力,该县纪委监委加大暗访力度,每周不定期派出2至3个监督检查组,随机对各镇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开展暗访,并对暗访情况进行通报。
截至目前,各督查组对17个镇,11个行业部门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四支队伍”在岗履职、“两不愁三保障”等村级层面问题358个,行业部门问题72个。对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2个单位,约谈了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镇党委、镇纪委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