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号召,打造特色水乡旅游集镇,近日,紫阳县洞河镇投资近30万元,对上世纪80年代迁建的古戏楼进行加固、翻新和维修,重现昔日古戏楼雄伟壮丽之风采。
河古戏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当地土绅、工商和居民群众自愿集资兴建。它始建于汉江以南,青砖泥瓦,红木圆柱,错落有致,流露出江南水乡的风韵。在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的重要时期,紫阳的水码头洞河镇应运而生,南来北往的商贾和名声显赫的达官贵人云集于此,购田置地,建家兴园,数艘商船停泊在码头上,吞吐着油盐、布匹和山货特产,小镇灯红酒绿,汉剧、二簧之音通宵达旦。
1984年,因国家重点项目--火石岩水电站建设需要,戏楼随集镇向江北迁移。工匠们按照古戏楼的格调搬迁而修复了古戏楼,还原了戏楼本身的面目: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风姿绰约。戏楼是集亭、台、楼、阁之优长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底座为砖石,主体全为石木结构,木桩、木梁、木檀、木椽、木斗拱、木板凳,榫头榫眼相联。戏楼按照功能设有主体舞台,还有供文武场面之用的左右平台,后台设有更换服饰、过场和化装的回廊。板壁彩绘有戏曲场景人物图,台前额枋浮雕了瑞兽花鸟、山水楼台、日月浮云、桌椅公案,又为观众设置了看楼、高台、梯阶。两易其址,加上年久失修,古戏楼满目疮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今,通过修缮加固,洞河古戏楼又成为全县又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