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我们常会遭到静电的“骚扰”。早上梳头时,头发会越梳越乱,甚至立起来;脱衣服时,常会“哔哩啪啦”作响,还伴有蓝光;摸门把手、拉铝合金窗户,或与他人握手时,都会感到电击似的刺痛。高温、干燥的室内是“电荷纷飞”的高危地带,由于空气湿度小,化纤衣物、地毯、坐垫、墙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
其实想要远离静电,第一步当然是要了解静电究竟从哪儿来?众所周知,电流是一种流动的电荷,而静电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表面。如果相接触的这两个物体都是绝缘体,那么它们便将电荷积累下来。而秋冬季节干燥的空气可以看成是强力绝缘体,各类衣物都可能因为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因此触电现象在秋冬季节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
临床医生提醒人们,静电也可伤身,比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患者等;持久的静电还会导致人体血液碱性升高,使人产生鼻喉不适、头晕胸闷等症状;此外,静电还吸附有大量尘埃,含有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人吸入后会影响健康。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静电“突袭”,不妨尝试以下办法:梳头前,先将梳子在水里蘸一下,就能防止静电产生;接触门把手、水龙头等金属电导体前,先用手摸一下墙壁或湿毛巾,将体内静电“放”出去;居室内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塑料质地的饰物;最好穿柔软的棉织或丝织内衣,可以调节皮肤和内衣之间的微气候环境减少静电生成,洗衣服时还可以放入适量柔顺剂。此外,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5%时,容易产生静电,所以,家里应该常拖地、勤洒水或使用加湿器。
(安康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