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贵以祥算是真正的能干人,木匠、铁匠、漆匠、水电工、建筑工、修理工……众多身份于一身,在群众眼里,他无所不能。
其实,最让人们称赞的,还是他的孝心。
妻子多病,孩子尚幼,还要赡养四位老人,其中还有一位常年瘫痪在床。就是这样的家庭,贵以祥不仅用残缺的身体撑起重担,而且对老人、对亲人极尽孝悌仁爱之心,数年如一日,用拳拳孝义默默书写着大爱无声。
如果相信命相,贵以祥算是真正的“命苦”之人。
七十年代初期,贵以祥出生在曙坪镇桃元村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衣不保暖、食不果腹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会夯土墙的“师傅”,十岁开始,他就跟在父亲身后偷偷学艺。十三岁时,他干脆弃学从农,成了家里的半个“劳动力”。十六岁时,在山上砍柴致使右腿意外骨折,请当地“土医生”医治,骨头虽然已经愈合,但右腿始终比左腿短一截,落下了终生残疾。就在贵以祥右腿骨折的那一年,关系一直不和的父母在大吵一架之后,母亲一气之下带着年幼的弟弟远走他乡,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贵以祥与本村姑娘向胜群彼此相中、心生爱意,但因为向胜琼自幼被别人抱养,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导致过早就患上了脑膜炎、黄疸肝炎、胃炎等一身疾病,打针吃药几乎没有间断过。向胜琼的养父养母膝下无儿无女,贵以祥明白,一旦将她娶进门,就意味着将赡养两位老人的责任也一同娶进了门。当时,父亲持有反对意见,周围亲戚朋友也好心提醒过他,虽然他自己也感到责任很重,压力很大,但最终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义务反顾的将向胜琼娶进了家门。
婚结了,家成了,随着两个儿子的陆续出生,家庭的负担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妻子这病还没治好,那病又开始复发,且过一段时间又会增加一种新病,让他常年奔波的寻医问药的路上。养父养母虽在一边独立生活,但因年岁已高,行动不便,腰腿疼痛、咳嗽感冒等日常病痛从未间断过,贵以祥坚持每天到家看望一次,送米送油、收拾柴火,只要发现他们身体有恙,他都第一时间送医买药,细心周到、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两位老人格外感动,逢人就感叹:“贵以祥哪儿是我的养女婿呀!分明就是我的亲儿子嘛!”
父亲贵应禄年轻时积劳成疾,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2008年初,父亲腰腿疼痛越发严重,先后多次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到年底,父亲双腿失去知觉,彻底瘫痪在床,成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这让贵以祥身上的担子顿时重了许多。为了方便照顾父亲,他亲手为父亲做了一张多功能的躺椅,父亲可以舒适的躺着,也可以坐起来,还方便移动。天气好时,他经常推着父亲的躺椅到门前晒太阳。
除了一日三餐要按时送到父亲手上,最麻烦的就是帮助父亲排便,妻子无法帮忙,每次都是他亲自动手。长期卧床,他为避免父亲身上长褥疮,他坚持每天给父亲擦一次身子,每周给父亲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每月换一次被子。他还亲自设计制作了一款移动式升降木床,白天推父亲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吸收新鲜空气,天凉了,又将父亲推进屋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一丝怨言。到今年,父亲瘫痪在床已整整11年,但依然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身上从未长过褥疮,床上没有任何异味儿。老人感慨的说:“若不是他们有这份孝心,我活不到现在,我也不想活到现在!”
为了支撑起家庭繁重的开支,他几乎是拼了命的赚钱,在别人看来,他特勤劳、肯吃苦、能赚钱,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样的家庭,容不得他偷半点儿懒,即便是累得浑身酸痛迈不开步,他也不愿意在家休息一天。建房装修、架桥修路、机械修理、农具焊接、水电木工,他样样都会,一年四季,不论是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总有干不完的活。其实,所有这些手艺和技术,他从未专门学过,都是自己摸索,自学成才。特殊的家庭锻造了他特殊的技能,他要凭借这些技能赚钱养活家人、孝敬老人、治疗病人。
2015年元月,妻子远在四川的亲生父亲因家庭变故失去了依靠,83岁的老人无人赡养。妻子深知自己的家庭根本无力再承担赡养老人的重任,整天为此深感焦虑。贵以祥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将老人接到了自己身边。妻子感动得无言以对,贵以祥反倒安慰妻子说:“他毕竟是你的亲生父亲,我们总不能不管嘛!”其实,老人接到身边后,他比妻子更贴心,饮食起居、问医买药,与对待自己的父亲没有两样!
贵以祥的一言一行,让两个儿子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他们不仅继承了父亲勤劳善良的淳朴本色,而且遗传了父亲孝义仁爱的优秀品质。在家里,他们除了帮助料理家务,给老人端茶送饭、清理便盆、清洗衣物等,他们都争着抢着去做,闲暇之余,他们总是喜欢依偎在瘫痪的爷爷身边,给爷爷按摩双腿,陪爷爷说话聊天。2019年3月和4月,贵以祥送走了岳父和父亲,两位老人都是以80多岁高龄去世。
贵以祥指着墙上的家规家训对我们说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他心里,赡养老人、孝敬老人不仅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且是做人应坚持的底线和原则,不管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难,只要还活着,这份责任就得担着,不松手、不松劲!
贵以祥2016年荣获镇坪县首届“十大孝子”;2018年被桃元村评为“勤劳致富脱贫标兵”和“孝老爱亲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