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综合 > 信息
第三届安康好人:廖元银
2022-07-26  来源:

廖元银,男,汉族,1978年12月生,群众,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十二组村民。bzE安康新闻网

沿着五爱龙王沟新修的产业路曲折而上,快到达一个小地名叫“西坡梁”的半山腰时,一处废弃民宅改建的养鸡场展现在眼前,一群群黑色的乌骨鸡在房前屋后撒欢觅食……眼前的便是五爱村低保贫困户廖元银新近发展起来的“产业”—家庭养鸡场。bzE安康新闻网

说起这个家庭养鸡场的主人廖元银,知道他的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勤劳务实的小伙子,只可惜身体天生残疾,要不然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定会走的更远!”bzE安康新闻网

廖元银,今年41岁,系池河镇五爱村十二组人。因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三级,命运的道路一直比较坎坷。他小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为了谋生学会了修鞋手艺,刚成年就去了温州,在那个被称为“中国鞋都”的城市一隅,支起一个露天鞋摊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这一开始就持续了将近10年。这十年里他除了修鞋还自学了配钥匙和做糖葫芦,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勉强过得去。直到2008年一次平常感冒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真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残疾的他又被命运沉重一击。从温州回到家乡后,在西安某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才得以延续生命。而这次手术,花光了廖元银多年依靠修鞋攒下的积蓄,还向亲友借了几万元,促使家中经济日渐困难。出院后,主治医生告诫廖元银回家要注意休养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否则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家休养一年,眼看着父母年岁已高还日夜操劳,不忍心在家继续闲着,廖元银又背起自己的修鞋箱重拾旧业。在石泉县城为顾客修鞋的同时,还教会自己的母亲做糖葫芦,天气凉快时走街串巷去卖。而就算这两个“小生意”支撑赚的钱也很微薄,只能勉强度日。bzE安康新闻网

池河镇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相关的扶贫政策也惠及了像廖元银这样的贫困户。2016年镇政府为廖元银和父母一家三人在集镇东区分得一套50㎡交钥匙房,为其提供了安全方便的住房保障。2017年,县里举办修脚师培训班,廖元银很高心的报了名,学成后,到郑州工作,几个月下来,每月的平均收入都在4000左右,对一个残疾人而言,廖元银对这份收入很满意,因此他细心服务好每一位客人,可是好景不长,心脏病又一次犯了,为了不给公司带去麻烦,他再一次选择了离开。屡次尝试,屡次遭遇失败,但他并没有丧失斗志,2018年他又一次站在了起跑线上了,围绕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思路,驻村工作队结合廖元银实际情况为他量身规划产业,经过多次入户考察,发现廖元银的老家十分适合发展养鸡产业,再加上廖元银自身一直以来的创业梦想,通过多方努力,一个初具规模的家庭养殖场诞生了。2018年出栏2200只,纯利润20000余元,今年计划再养5000只。bzE安康新闻网

感谢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才能办起这个养鸡场,今年政府把产业路修到我们老家门口,为我们搞养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了更好的掌握养鸡技术,我经常会去参加村上组织的养殖培训,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镇上畜牧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及时为我解答。我要继续努力,树立起自信心,把这个养鸡场办好。因为身患残疾,以前的我太自卑了,现在我要努力改变自己!”廖元银笑着说道。 “这只是养殖梦想的开始,随着时间推进和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规模也会随之扩大”。bzE安康新闻网

一系列的磨难并没有使这个命途多舛的小伙低头,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贫穷面前他选择了自立自强不甘贫困,他用自身行动续写了身残志不残的励志故事。bzE安康新闻网

2018年10月,廖元银被聘为池河镇扶贫扶志宣讲团讲师,巡回在各村宣讲自己的奋斗故事;年底,廖元银的先进事迹又被拍成了电视专题片,每月定时在户外远教扶贫LED大屏和各村(社区)循环播放,廖元银的故事在池河镇家喻户晓,鼓舞了一大批生处逆境的人,许多贫困户表示他们要以廖元银为榜样,学习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许多群众则纷纷表示他们为池河拥有这样的勤劳勇敢的小伙子感到自豪。 bzE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