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接待印度总理莫迪时,会见桌上摆放的瓶装“真硒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日前,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我国外交部举办的陕西全球推介活动上,向来自世界134个国家的外交官和5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推介了会议现场使用的产自安康的富硒水。源自深山人未识的安康富硒水,由此一举成名天下知。
安康富硒水资源开发正在异军突起,要实现将包装饮用水饮品制造业打造成全市生态友好型产业新的增长极,把“安康富硒水”打造成中国第一饮用水品牌,让安康因水而兴、群众因水而富,形成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据业内人士介绍和笔者调研观察,至少尚需“过五关”。
首先是品牌整合关。安康拥有全省59.6%的水资源,据《安康市硒资源普查报告》显示,境内多个水源地硒含量达到国家富硒矿泉水硒含量下限0.010 mg/L以上,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富硒水源地。目前全市有8家正常生产的瓶(罐)装饮用水企业,设计产能115万吨,去年生产瓶(罐)装饮用水38万吨,产值增速达40%以上,现有在建项目4个。但每个厂家各打各的牌,品牌杂,规模小,企业设备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远未达产达效,更难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竞争。企业在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上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与安康富硒饮用水品牌缺少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企业占山为王鱼龙混杂,甚至相互诋毁拆台有关。日前在县区调研时,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安康开发富硒水资源一定要整合品牌抱团发展,千万别再走过去蚕桑和茶产业开发走过的弯路。而这,需要企业、政府和市场多方努力,鼓励该类企业兼并重组,推动我市包装饮用水制造业向规模、优质、高端方向发展。
其次要严把质量关。要依托设在安康的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制定富硒饮品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体系,严格推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硒含量等级制度,实施质量监督倒查及问责制度。安康市虽是富硒区,但据市质监局抽查资料显示,目前只有2家饮用水和2家酒的制造企业产品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对产品硒含量不达标的企业打“富硒”品牌,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第三要过创新发展关。目前我市富硒水资源开发产业层次低,链条不完整,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要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必须创新发展,加大研发力度,加大财政、项目支持,充分利用本地富硒水、富硒茶、富硒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富硒资源,开发健康优质新产品。如安康青莲公司经反复试验,发明了高硒水浓缩技术,该公司提供的由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高硒水含量高达0.6mg/L,是富硒水标准的30倍,并已被泸康酒业、正森食品等企业试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该项技术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将破解产品硒含量不达标技术难题,为安康硒品牌建设及饮料和酒的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要过企业融资关。在调研中,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尤其是饮料和酒的制造业,资金周转时间长,企业涉及的检测项目多、检测频率高,企业用水用量大、成本高,流动资金缺乏导致企业贫血乃至休克。“辛辛苦苦忙一年,高额利息不够还”是许多涉水企业难言之隐。针对民间借贷惊人的高额利息,企业主希望能实现财政与银行担保贴息贷款的无缝对接,更希望有关部门把建厂用地、固定资产投资等确权登记和价值评估的相关证件早日批下来,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解决抵押贷款难题。鼓励企业以资源使用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贷款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
第五要过水资源保护关。我市境内水质总体优良,矿化度低,是本地最大最优质的资源。以水为主要原料的饮料和酒类制造业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企业普遍反映水源地水质保护环境压力很大。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因种种原因,这类企业水源地不同程度存在着环境污染威胁,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数管齐下,制定全市饮料和酒类制造业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规划,加大对镇村居民和游客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增强防污、治污、监测、预警和护水增绿等措施,实施最严格的水源地水质保护长效措施,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稳定。
另外,还要过产品销售关。目前我市大多数包装水饮品和酒类产品走不出本地市场,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一方面鼓励市场和消费者优先使用本地饮品和酒制品,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服务,积极由近及远开拓大市场,形成大流通,塑造大品牌。
(作者系安康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