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庆
市四次党代会提出,我市今后五年的目标是“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这一新任务的提出,是在综合分析我市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阶段特征、自身发展趋势及动力前提下,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得出的,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如何将这一宏伟目标变为现实,我认为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通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做强现代农业,为我市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在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中,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美国为例,农业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比不足3%。而且农业盈利能力也很弱,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反哺农业,长期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因此,有些地区就干脆放弃农业。然而,对安康而言农业仍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首先,从我市现阶段定位来讲,我们才刚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虽然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总量较小,而我们面临的却是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从理论上来说,工业化是由农业现代化推动,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须结果,因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远远超过农业生产者需求的农产品,为工业劳动者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为工业提供劳动力,工业总体是集约式大生产,从而推动快速城市化,一些欠发达地区试图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是一种本来倒置,那种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带来的结果是消失了大片优质农用地,换来的是一片片黑灯瞎火的高楼大厦和一条条冷清孤寂的商业街,因此城镇化还是要从基础做起,不宜拔苗助长,具体到我市还是要先做强农业。
其次,从我市发展现实环境来看,也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国家功能区划分来讲,我市属生态保护区,因环境的约束是限制过度开发的,同时我市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采矿业及有污染的加工业也属限制发展,再者我市也是秦巴山区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的对象是广大山区农民,而这些贫困对象大多是未受过良好教育的、缺技术的劳动力,无法进入城市被工业化所吸收,因此只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他们贫困问题。
再次,从我市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看,我市将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秦巴医药、新型工业、绿色矿产、安康丝绸等作为支柱产业,大部分产业都与农业有较高关联度,特别是旅游,无论是推出的全域旅游,还是乡村农业观光游、节假日休闲游,乃至自驾游等都与农业具有很高契合度,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我市产业布局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从农业发展基础来看,我市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性。一是从市场需求来看,农业已经从满足总量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随着农产品消费的转型升级,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已延伸到生产环境,由于我市工业化程度低,生产农产品的基础条件土壤、水、空气均未受到污染,我市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污染企业少、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比较强,这就为我市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提供了可能;二是从我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来看,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农业比较效益差,加之小生产大市场带来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加剧,我市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模式迅速被解构,农民纷纷放下锄头进城务工,为稳住农业,市县两级政府积极应对,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月河流域建立了高效农业示范带,此后,为解决单个农业大户规模小的问题,又成立了一些农业合作社,这些早期大户和合作社为后期建立农业企业积累了经验,近几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市建立了大小不等的农业园区300多个,这就为我市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三是从农业发展劳动力要素看,我市农民20年的外出打工经历,使得这部分农民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市场经营方面的知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农民工年龄偏大,很大一部分农民开始回乡创业,这部分农民工本身具有一定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有条件成为农业工人或成为农业企业创办人,这就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力支撑;四是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来看,我市农业具有地域品牌优势,安康地处秦巴腹地,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由于人均耕地少,我市传统农业一直精耕细作,加之安康过去交通不便,农业基本靠有机农家肥和传统生物防治病虫害来提高土地单产,基本属有机循环农业。近些年又发现我市地处全国最大富硒带,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近些年市县政府锲而不舍向外推介绿色有机富硒概念,我市农业地域品牌已基本获得市场认可。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瓶颈及成因
我市现代农业经过20年探索取得一定发展,但迄今为止仍未形成自身产业链,总体来说,产业规模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从最早的蚕桑到烤烟,再到黄姜乃至去年的莲藕种植,总是陷入市场景气——政府号召——农民或大户跟进——价格下跌——农户亏损的循环魔咒。究其原因,是由于现代农业是在农业产业化大背景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而不是以生产优质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业。我市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农业企业,再到农户尚不适应这样的农业发展环境,具体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我市农业企业或种养大户整体生产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规模偏小,给生产的农产品销售带来难题,满足本土消费产量过大,向外销售量又不够,难以与大的营销企业合作,致使我市农产品无法形成自己固定销售渠道,同时由于规模小,资金投入往往不足,无法采取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往往成本较高,与外地同类产品比较处于价格劣势。以2016年我市莲藕为例,外省运到安康批发价每斤不足1元,而我市仅人工收挖每斤成本都超过1元,受外地同类产品冲击,我市农产品经常处于要么滞销要么严重亏损的尴尬境地。
二是市场预测滞后。现代农业是处于小生产、大市场环境下的农业,农业生产周期长,市场价格波动大,外地现代农业发展成熟的农业企业建立有自身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在农业生产投入之前对农产品价格走势有一定预测能力,而我市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农业企业再到种养大户是在看到市场上农产品赚钱后,才进行投入。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等农产品上市,由于供求变化价格已回落,大的农业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低,加之有自己固有销售渠道,总体仍有盈利,只是利润偏低。而我市农业大户或企业就难以抵御这种市场风险。
三是缺乏自己的龙头企业。绝大多数农产品是无法长期储存的,因此农产品往往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总体不足并存。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一方面解决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与需求长期性矛盾,另一方面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因此,现代农业竞争其实是产业链的竞争,而我市由于缺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竞争往往是原产品或粗加工的低端竞争,而低端竞争会降低产品价格,使农业效益进一步降低。
四是缺乏品牌和标准意识。近些年,我市农产品经过政府持续发力推介,虽然“绿色有机富硒”地域品牌已经形成,然而并没有代表性产品提供佐证。以富硒茶为例,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品牌和几近相同的包装与参差不齐的质量和无法判断的价格并存,使得消费者心里没底。究其原因大家都在享受政府打造的地域品牌带来的红利,而没有在产品品牌上下功夫,更没有细分市场。反观福建茶产业,虽然产品品牌也较多,但经过品牌整合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个性特征,有自己细分市场,加之产品有标准,其市场竞争是有序的,那就是作为地域品牌是与外地茶竞争的,作为产品品牌往往是各有领地,互为犄角。
五是缺乏科技支撑。现代农业是处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业,它集合了传统农业和产业化农业的优点,摒弃了二者缺陷,我国传统农业属循环农业,提供的是安全可靠的有机农产品,然而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总体产量不足,产品品种少,而产业化农业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但资源环境消耗压力大,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而现代农业既要提供优质农产品又要有良好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以信息化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生物工程和功能性规划,达到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和良好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模式创新之浅见
如何冲破我市农业发展的“瓶颈”,把我市生态优势和地域品牌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我认为要从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上打造自身特色产业。
从路径选择上来,我们要以发展精细农业为主。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分为标准化规模农业和个性化精细农业,标准化规模农业主要采取机械化大生产,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也较低,为大众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农产品,而个性化精细农业生产规模较小,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高,产品价格也较高,满足部分消费者高端需求,我市地处秦巴腹地,没大规模连片农用地,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却具有生态良好、生产环境面源污染少、土壤含有富硒的优势、且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从发展模式上大力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是当社会处于中高收入阶段后,农产品消费转型升级而带来高端需求所决定的。由于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农产品销售半径无限扩大,带来农产品品质下降,食品安全缺乏保障,导致消费信任缺失而带来的农产品消费再本土化的一种趋势,它通过网络建立农业社区,实行会员制,会员通过预付定金,以契约方式将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确定下来,消费者可监督和参与生产过程,实现农产品有机生产和有机消费,同时缩短农产品销售半径,将农产品销售利润从流通环节转移到生产环节,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经济效益。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实现绿色生产,具体来说就在农业生产上加强整体规划,利用植物的特性和相互影响以及种养业间的关联性,促进主粮杂粮、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的配套化、科学化布局,同时采取传统循环生产和靠生物工程治理病虫害,实现绿色生产;二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开发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生态酒店、网上农场等功能性农业,通过农业综合体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三是加大文化投入,实施农产品精品工程,具体来说就是加大品牌整合和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使外销农产品具有独特市场标识和较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政府需加大引导力度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主要是要开展规划引领,农业工人的培训,诚信系统建设,科技投入,环境面源污染治理以及金融支持,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