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萌 胡后兵
平利县把乡村游作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有力举措,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振乡风民风,提高乡村游产业发展质量,带动农民增收、乡村发展、农业升级,为实现群众脱贫、乡村振兴和富民强县注入了新动能。
厚植发展优势,“绿”基础做实。立足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目标,把绿色环境作为发展乡村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瞄准镇村特点特色,实施全域旅游,确保乡村游镇镇“有点子”、村村“出点子”、户户“卖点子”。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大力实施“河长+警长+督查长”环境监管机制,全县落实河长258人,护河员223人;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实施古仙湖及太平河、坝河、黄洋河等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育好发展氛围,厚植发展优势。突出人才在乡村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利用技能培训、镇村党员夜校走读等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懂农业、有专长、爱农村、善经营的职业农民,补齐农村人才短板,为推动乡村游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建好”的基础上,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在经营上下功夫,确保旅游点建好、用好、出品牌、见效益,真正使“两山”理论在平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县先后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县称号,长安女娲茶镇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龙头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三里垭贡茶新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完善配套项目,“硬”支撑做优。围绕县城建设“一轴两山三区”布局,坚持面、线、块、点齐头发展,做强乡村游的“硬件”保障。在面上,坚持徽派建筑风格不动摇,加快实施杨家梁统筹示范区、西大桥片区等整体开发,抓好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和市场经营秩序整治,提升城区精美度,完善村组的服务、接待、环卫、信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在线上,以安平高速、308省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扶持发展高水平特色民宿和乡村客栈,精心打造“茶园风情游、巴山风光游、人文景观游”三条精品线路,不断挖掘乡镇特色。在块上,围绕平利八景,突出差异化建设,推进五峰山生态休闲公园、长安硒茶小镇、药妇沟创业小镇、女娲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民宿工程等建设,突出八仙天书峡、城关芍药谷、桃花溪景区、龙头村、三里垭贡茶新村等景点(区)示范带动,依托“五个十万”目标,聚力打造龙头、香河等4个现代农业航母型产业园,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精。在点上,依托女娲银峰等33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加大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启动主题园区建设,将田园风光、民宿度假等与主题园区相结合,把园区建设成为茶博览园、茶公园。拓展“游购娱”旅游要素,赋予多元化参与元素,挖掘农耕文化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内涵,提升不断提升乡村游的卖点。
提高乡村文明,“软”实力做强。以落实市“六城联创”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实施优化举措,增强农村社会和谐度、农民幸福度,不断凝聚起助力乡村游发展的环境保障。制定实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和《平利县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在基础性、全局性上谋划好乡村游发展的机制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力度。深入开展新民风建设,在各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整治不良风气,推动农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德在平利”工程,推进“诚信平利”建设,不断开展最美平利人、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黄玉滋等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开展“一年四季”主题游活动,全方位展示全县乡村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投资和消费,成功举办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暨全域旅游专场推介会和茶之旅文化节系列活动,对接陕西民俗摄影协会创作基地落户平利女娲康养民宿村,乡村游影响持续扩大。利用县内各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高速路收费站、旅行社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受理游客咨询服务,监测游客流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行动、公众安全感提升、营商环境优化、食品安全监管等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确保农村持续安定,保证来客吃的安心、玩的舒心,提高平利乡村游“口碑”和游客的“回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