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作为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的汉滨区,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建强基层农村党支部这个“红色堡垒”,突出抓好产业脱贫这个“关键一招”,构建起党组织带动、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政策帮扶、 群众参与的“五位一体”新模式,让基层党支部、广大党员带动社会企业、养殖大户全员参战脱贫攻坚,聚力攻克深度贫困。
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是提升脱贫质量。质量从哪里来?从产业发展中来,从长效机制中来,从市场化发展中来。汉滨区扭住“三变”改革,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力、农业生产力,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拓宽增收路子,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村党支部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为此,全区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及“政府投钱建项目、贫困群众得实惠”发展思路,创新“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模式,推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与贫困户产业联盟,将2.76万户贫困群众融入到特色产业链中,使党组织带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支部+合作社+产业”、“支部+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采取股份联营、合作建园等方式,发展产业扶贫、劳务技能扶贫、公司劳务扶贫、土地流转扶贫、林下产业扶贫,盘活村集体沉睡的土地、林朳、荒山等资源,带动村办企业、集体房产、水利设施等发挥效益。创新“1+1”帮带模式,引领贫困户增收致富,即“一个总支带动一个小组,一个党员带动一个贫困户”,通过党支部牵线搭桥,引进企业流转土地,使分散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价值。目前,全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23个,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农业企业36家,家庭农场130个,带动10万多名群众就业创业,受益贫困户2.3万户5.4万人,实现了产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户的全覆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针对农村承包地撂荒和农宅闲置的实际,全区强力推动村党支部探索实践农村土地及农宅“三权分置”改革,严格按照“依法确权、充分赋权、创新活权”三步骤,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宅使用权等入股经营主体,推动土地等资源由分散走向集约,生产经营由户单打独斗转为规模发展,力促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获得稳固土地流转收益,并赚取高额务工薪资和二次分红。全区先后出台了《“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精准扶贫实施意见》,制定“区级统筹、镇办实施、产权村有、企业(园区)使用、股权收益固定、贫困户分红受益”机制,深化“支部+X+贫困户”方式,395个农村党支部将村集体未分配到户的荒山、库塘及村办企业等资源重新明晰产权,折股量化投入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集体资产从无到有,从负债到账上有余额的转变。目前,汉滨区打造了一批如牛蹄、晏坝等镇的茶叶专业村,叶坪、中原等镇的魔芋专业村,茨沟、瀛湖等镇的核桃专业村,坝河、早阳等镇的烤烟专业村,4.1万贫困户户均获取土地增值收益一项1500余元,呈现出村村支撑有产业、户户增收有渠道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汉滨实施“双树双带”工程,即先富党员带头扶贫树榜样、贫困党员带头脱贫树信心,积极鼓励党员示范户和产业带头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共同增收。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有机结合,以村党支部为单元,组织动员农民群众把土地、林朳、劳务、资金等折股量化,参股入股村上择优选育的经营主体,促使农民股东多元变身。目前,各村落实了3至5名党员根据自身专长,组建核桃、茶叶、魔芋、蔬菜、油茶、生猪、蚕桑等产业党小组,主动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定期督促经营主体公布生产经营、市场发展、财务管理情况,协调处理农民股东在产业链上的土地纠纷、劳务结算、股份收益问题,搭建起村集体、农民与经营主体三者之间互通互联互信互惠的桥梁。晏坝镇金龙村党支部联系外出党员魏泽峰回乡创业,把群众撂荒多年的土地以经营权入股方式集中起来,成立了金龙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56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颁发股金证,每年给贫困户分红。2017年初,流水中心社区作为全省试点扶持壮大一批村集体经济,在省市财政注入200万元专款启动资金,经流水中心社区“三委”研究,将资金投资到有实力的陕文投安文旅公司、安康承英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流水餐饮合作社等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旅游业、农家乐、渔业等产业。
攻坚拔寨,资金是关键。为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汉滨区制定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办法》和《“三变”改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明确村支部把财政切块、苏陕协作、扶贫贷款、社会扶持等资金统一整合为村集体股权,自建村集体企业或协议投入各类发展良好的经营主体,变过去财政扶持经营主体资金无偿投入为有偿使用,撬动各类项目资金,让“死钱”变“活钱”。全区先后拨付引导资金11343万元,指导贫困村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224个,吸纳会员14000余名,有效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整合产业资金扶到“关键处”。全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9亿元,以“拨改投”方式,由村支部牵头,投入当地发展实力较好的经营主体,依照契约建立股权合作关系,落实分红效益。将4900万元苏陕协作扶贫资金以合同入股方式投向28个项目经营主体,辐射带动65个贫困重点村发展特色产业,落实小额信贷扶贫和政府增信贷款风险补偿金7400万元,累计为1.45万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6.62亿元,撬动信贷激发“内动力”。同时进一步用好社会资本,围绕“富硒”“绿色”两大农产品竞争力元素,吸引城乡资本逐梦新农村。目前全区累计吸引各类基金公司、返乡创业人士投融资80余亿元,在村支部引领下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增强了村集体发展活力。
精神物质双富裕,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子”。全区积极开展“党旗引领新民风”活动,创新提出了党员先锋、励志成才、创新创业、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八星评选”上榜活动,以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更好地引领新风尚,传递真善美,激发新动力。同时,不断深化“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提振贫困群众脱贫精气神。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和“五老”作用,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倡导红白喜事简办新办,为贫困群众减去了人情负担,将有限资金运用到兴产业、学技能、促健康上来。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是汉滨区贫困群众亲身印证的经验。贫困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贫困户搭上了脱贫致富“快车”,这得益于汉滨区推广“五位一体”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模式,提升党建扶贫成效,让基层党组织引领龙头村实现农业强、环境美、群众富。(作者系汉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郭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