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淑桢
2018年1月,我市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创建工作,在具体创建中,充分遵循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的原则。毋庸置疑,市民既是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又是创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市民的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标志着城市文明发展的水平,也印证着城市创建水平。因此,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是“五城联创”的基础,是创建工作一项长期的根本性措施。
为此,我市始终坚持治城必先育人的理念,坚持把文明创建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活动,市民的道德素养和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了极大地提高。
持续深入展开宣传,广泛普及创建知识。坚持把宣传发动放在首位,持续抓好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单位宣传和社区宣传,努力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一是宣传阵地广泛有力。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刊播新闻消息、创建知识、标语、公益广告等,加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各机关单位在官网开设创建专栏,在机关、学校、社区设置各类宣传栏共计2万多平方米,广泛刊发动态,宣传创建知识,提升机关干部知晓率。充分利用户外电子屏、户外广告、工地围挡等,播放、张贴创建标语、公益广告,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二是工作网络健全,宣传员队伍四级覆盖。市、县区、镇办、社区(村)均确定宣传员,加强日常信息收集报送。三是创建活动丰富多彩。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志愿服务、诚信教育、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城市创建体验、摄影大赛、创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广场电影、文艺演出进社区等活动近200场,并开通手机直播,参与群众20余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知晓率、参与度。四是教育培训常态化。将城市创建教育培训纳入考核,倒逼机关事业单位经常性地开展健康知识、文明礼仪、安全、生态文明、新民风等宣传讲座100余场次,普及创建知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
直视顽疾陋习,找准解题破困的突破口。经过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市民创建意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但是也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在具体实践中完善提升。
首先,市民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有明显提升,但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相当突出。诸如: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散发资料和广告,宠物随地便溺,机动车乱停乱放、挤占人行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交不排队,乱涂乱贴“牛皮癣”,大声喧哗,说脏话,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损坏公共设施等。
其次,宣传教育引导固化于传统形式,新的形式、方式有限。近年来,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媒体,使用传统阵地,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彩页等。但囿于宣传载体单一,需要进一步丰富创新方式,找到群众乐于接受的有效载体和宣传途径。
再次,宣传教育引导趋于形式化,停留于浅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宣传教育引导主要停留在道德说教养成层面,没有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尤其是不文明行为曝光和惩罚措施明显乏力,没有形成震慑效果。
最后,没有真正把创建融入日常生活,入心入脑入行。少数单位和干部对宣传教育理解片面,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做几块宣传栏,发几篇信息就够了,而忽略了宣传工作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更谈不上将城市创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把创建意识和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了。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创建人人受益向创建人人有责转变。今后一个时期,要通过多种形式,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文明创建的合力,努力实现创建人人受益向创建人人有责转变。
首先,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文明创建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行为自觉。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街道等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倡导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当好排头兵,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市民树立文明理念、争当文明市民、展示文明风采。开展“安康要创建,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引导市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现代文明市民意识、自律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使市民能够了解创建、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开展公共礼仪和公共意识教育,提倡公务礼仪、社交礼仪,引导市民培养文明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公共场所不文明言行。开展市民和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传统美德人文讲堂、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其次,要继续深化群众性文明养成活动,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价值取向。组织“文明交通”集中行动。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文明载客、文明停车、文明乘车”等五大行动,集中宣传教育引导各类突出问题。推进“文明旅游”主题宣传,在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点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提高旅游行业从业者和市民游客的道德水准、诚信守法意识和文明旅游素质。深化群众性文明养成活动,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广大市民在个人修身基础上投入道德实践,让生态文明理念家喻户晓,培养市民科学、绿色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最后,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全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确保创建质量和效果。注重传播方式创新,以新媒体传播优势扩大城市创建知晓度和参与度。运用微播、微视、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类微平台,传播市民文明养成实践的家常话、小故事,倡导市民在网络空间主动传播正能量。加大新闻宣传舆论监督力度。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辅相成,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要针对市民关注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不文明现象,要及时引入法律手段,加强惩戒制裁,鞭挞丑恶,形成社会高压态势,引导广大市民树立以遵法守序为荣、失德缺德可耻的正确观念,营造全社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风气。扩大网络宣传覆盖面。要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三微一端”创意表达,充分运用网站专题、移动终端推送、网上创意征集等新技术手段,把文明素养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让规范公共行为、开展志愿服务、摈弃顽症陋习等在网络空间叫响、传开。强化社会宣传功能。通过公益广告、微视频征集大赛等形式,每年创作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创意生动、弘扬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作品,形成文明宣传教育引导无处不在、无处不见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市创建办宣传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