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皮,一种用大米、红苕淀粉、绿豆淀粉、洋芋淀粉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食品,多分布在南方诸地,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北魏《齐民要术》,距今近1500年历史。
粉皮子,陕南以汉中、安康为代表一种用蕨根粉或红苕粉做成凉拌食品,与粉皮一字之差,形态亦有不同。
粉皮分鲜、干两种,鲜可即食,干则需水泡后食用。
粉皮子则现蒸现食,讲究鲜香和口感。粉皮子在汉中亦叫“片皮”,(安康粉皮子以汉阴最为盛名,汉阴的蕨粉皮子、科马咕嘟儿、油炸饺子属于小吃中的翘楚)
安康粉皮子,用红苕粉按1:2的比例与水掺和搅拌至糊状,加入适量明矾以提高筋丝,明矾用量需恰当好处,少了则筋丝欠缺,嚼劲不足,多了口感发苦,难以下咽。
如同安康蒸面一般,粉皮子传统做法也需要一张一张的用箩儿蒸,区别在于,蒸面需要盖上锅盖,而粉皮子则无需盖盖。
倒入苕粉浆后均匀覆盖于箩儿中,放入大火催沸的大锅开水中,数十秒过后提箩儿出锅,一张粉皮子就蒸好了,为避免才出箩儿的粉皮子相互粘连,每蒸一张箩儿里都要刷上一层菜油。
蒸好的粉皮子,切成一公分见宽的长条。
绿豆豆芽垫底,浇上熬好的醋汤、麻油、油泼辣子,撒上花生碎、捏一撮芹菜,一碗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带着浓浓苕粉滋味的粉皮子即可细嚼慢品。
粉皮子的精髓在于对火候和下锅起锅时机的把握,精华则在于醋汤的熬制,说是醋汤,其实是熬醋和熬酱油两种汤料,用二十余种调货熬制的汤料是一碗粉皮可口与否的关键所在,八大香泼出的油泼辣子则是粉皮提味的核心。
转自 安康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