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家蓉
在安康东南部的旬河之南,坐落着一条历史文化厚重的旬阳老街。老街不长,但它历史悠久。早在秦代时就设为旬关,后直到西汉置县。它的县名得于旬河,它在旬河之南,旬阳县由此而得名,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听熟知此地的老人们说,过去人们叫它“衙门口儿”,此后又称之为“府民街”,过去曾经是旬阳政治经济的中心。早先旬阳的老街像安康城一样,也有城隍庙、魁星楼、关帝庙等古建筑。可随着日迁月移有的被拆除,还有的挪作他用,只留下文庙、西门城墙、城门洞子和那傲然屹立的几株古柏树,见证着老街的千年历史变迁。
时值秋日,阳光尚好。游走在这条老街,我们参观汉江历史博物馆,聆听馆长刘贵棠介绍汉江航运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一览展厅里那些曾经穿行于江上的舟楫帆桨模型,遥想这座江畔水码头昔日的繁华。到上高处的文庙,了解一下这里“柏荫铜碑”的神奇,以叩击的金属之音向古圣先贤致以谦恭的问候。夕阳映照,我们坐在西城门洞下的石条上歇歇脚,倾听城墙下住户讲述这一古旧建筑的历史缘由,了解到那扇清代为防范白莲教入侵而修筑的古旧西城门。站在城墙垛子下,还可以俯瞰脚下洞儿砭子下,远观的新城新貌。最让人高兴的是,这里的住户都是那么友善待人,路过随便哪一家,想喝开水有求必应,道遇一位八旬老人,寒暄几句,便热情相邀尝一尝她家的浆水两掺面。
一条旬阳老街,狭窄的小巷道,幽深的小院落,静默的吊脚楼,石阶残损的好汉坡,无不彰显一个事实:老街的卓越风姿早已成为过去,它的社会功用也大大减弱,但是,从文化意义上看,老街的确是一段厚重而悠长历史的承载,也是他方游子寄托乡愁的坐标。如果,我们能够珍视这些有价值的历史古迹,加以维护修葺和充实,对整个社会也不失为一种意义深远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