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秦巴山里的一把琴——安康书法家周高友
2017-02-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叶海英6yA安康新闻网

先秦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高山流水,以琴会友。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陕西著名书法家周高友先生的名字就是出自于此典故。五岁识字,七岁从母学习书法,得其教导和熏陶,其后师从唐明娟女士。书学王羲之、颜真卿、李邕、曹全诸碑、谢德萍、卢定山等,画临石涛、黄胄、赵少昂、刘继卣诸家,经过近20年的学习,后书风颇似其母,气势平稳,书风秀逸,笔间苦藤,内含灵气。其执笔亦使“钩手”法,悬腕中锋,得其母遗韵,使人观之,确显一家风骨。6yA安康新闻网

周高友1987年出生于陕西安康秦巴山脉,代有妙笔、各擅胜场的金州古城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艺术才情,日渐铺就了自己的艺术底色。在高友先生笔下,书法是耕种心灵的工具,既体现出心源可接的传统功力又不拘泥于前人成法,是任由其灵性与情感支配,行笔斩截自由而少附和,随机应变而涉笔成趣。山谷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高友的行草,善于“以蓄取势”,与时下的一些“以纵取势”的书法家不同。以纵取势,一泻千里,不留余地,看似行云流水,笔重而势劲;以蓄取势,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故不极而势若不尽”。所谓以蓄取势,就是行中有留,用强劲的笔力和娴熟的机巧来控制运笔和收笔,不论怎样放纵,线条始终保持涩势和韧劲,不那么圆,不那么厚,不那么实,然而老练、生动、自然,跃动着生命的节奏。6yA安康新闻网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饱满的状态。在风格上,周高友既追求南帖的典雅流美,又致力于北碑的雄强朴厚。祖绪根脉,他书宗王羲之、颜鲁公,却又取意北碑,日臻沉着之境。后又探源出新,效尤王铎,使他的草书摇曳直下,结体侧欹开张,始终贯穿在中轴线上,似乌龙绞柱,腾挪跳跃,疏而密,断而连,斜而正,雄健跌宕,气势恢宏。困知勉行,又于何绍基用情尤甚,他的行书明显有着颜体和北魏《张黑女墓志》糅杂升华的神韵。笔致凝练苍劲,用笔如刀,逆势涩行,很有先秦的金石味。并且,行笔的摩擦力大,反作用也大,留在纸上的墨迹分外深刻,神与迹化,恰如万岁古藤。6yA安康新闻网

承载文化的原典就是文字,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具有“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特点。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由文字升华为艺术,便称誉为墨宝。相对于书法家而言,书法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外化也是心灵和生命的符号,有自己的血型和脉络。这是欣赏著名书法家周高友先生作品时的感受。他的书法心态轻松而随意,任笔由锋,线条缠绵而劲道,有一种解放内心,恣肆率意的痛快。他以性情中人的知性和洒脱写出了自己的风采。凝练而清晰的文字意象,也给我们提供了探颐索引、曳曳独造的审美感知。6yA安康新闻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仿佛浩茫不见涯埃的大海。《庄子至乐》云:“褚小者不可以怀古,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说得明白点,就是没有大海的胸怀,就不要歌颂大海。中国书法的美学内涵浩瀚深邃,然用笔、结体、布白与意境却是其核心。高友先生具有良好的书法基本功,尤其是用笔和结体方面,深得传统法书的精要。他的书法涉体较多,且兼及南北之所长;两种截然不同的书风,在他的笔下取会佳境,陶冶出鲜明的个性风采和情感本质。书法是明心见性的艺术;一切文化艺术最后都沉淀为人格。高友先生有方正、有矛盾也有性情、正直等多重面相,是一个充满艺术激情的人,一个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思考新事物、新原理的人。在这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欲望时代,他忠实于自我,专注于艺术,不愿意被现实裹挟,执著地操持着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及敬畏感;孤独地寂寞在时光之中,把自己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上承千年风雅的香火,下启一湾清流的韵致,冶炼认知,温暖情怀——我们不难看出,书法作为艺术的表达形式,在以映照的方式去接近、或透视生活的本质并寄寓深情。6yA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