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对什么事物交流长了接触久了,就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像着了魔一般,伴其终身,念念不忘。由此就滋生了因爱成瘾的嗜好和佳话。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看报,譬如《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安康日报》等,尤其喜欢看《人民日报》文学副刊,对于副刊作品,我情有独钟,爱如骨髓。
屈指算来,我与《人民日报》结缘并深深爱上它已有二十多个春秋了,我看到的每一份报纸都是在父亲所在的乡镇获取的。大凡热爱一件事物都有爱它的理由吧,不错!我爱《人民日报》的理由很客观很充分。这张报纸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五光十色,集军事政治历史文化于一体,信息量十分丰富。捧读它,宛如在读一本百科全书,对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大有帮助大有裨益。
高中毕业之后,由于自己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就特别喜欢看在“大地”或“作品”副刊上刊发的文章。在那上面我读过著名作家王蒙、贾平凹、史铁生、王安忆、梁晓声、铁凝的散文,也读过著名诗人艾青、臧克家、雷抒雁、叶延滨、舒婷的诗歌,并把他们的文学作品用剪刀小心翼翼,整整齐齐地剪裁下来,平平展展粘贴在一张张白纸订做的本子上,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看完后就把它轻轻合上,锁进抽屉里,宝贝似的。深怕丢失。我曾想,如果我身边有人能在这张大报上发文章是多么自豪的事?
后来听说我县的女作家杨世芳写的一篇散文《浆巴馍》被《人民日报》副刊采用了,在社会上还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人民日报》是一份大报,要想在这份核心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可不容易啊!除了稿子质量上乘外,还得是名人大家才会登上这座宝殿。除此,谁有这样的殊荣?可事实就摆在那里,由不得你不信。
越是亲近的越是我们容易接近的。事实证明,报纸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脍炙人口的妙语佳作,不是名人大家也能荣登这座文学宝殿。紫阳知名作家邢世嘉一段时间屡次挤上《人民日报》国际副刊,让本县的业余作者精神为之一振。2014年6月在《人民日报》副刊“作品”上刊登了我县青年作家周平松抒写的散文《瓦房店记》,翌年9月该副刊又发表了我县作家张斌抒写的散文《戈壁滩上的炊烟》。而在他们之前,我的兄长叶松铖,我的文友犁航都在这张大报上发表了文章。一件件文学上的喜事,彻底粉碎了我对它的误判。
通过二十几年我对中省市报刊副刊的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的浓烈感情,让我深刻地感觉到这些报纸它对每一位阅报者和投稿人都是和蔼宽厚的,也是严格无私的,它传播给我们的是知识的正能量,也谆谆教诲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与做人的基本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