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北区桐木镇,安旬交界梅花村,明末清初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凉山区,本地人屈指可数。清朝前期,湖北武昌府境内瘟疫、天灾频繁,政府勒令乡民外迁,于是梅花这块偏僻之地也相继迁来“四大家族”崇阳人,各自插草为林,繁衍生息。
经过清廷和民国时代的多次基层改组,终究没能更改“梅花”这个村民惯称,因为这里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人文史实和趣闻传说。
梅花全境约12平方公里,呈不规则之扇形版图。境内并无“梅花”树木,是因乾隆品尝了沸水能泛梅花图形之清泉后,赞誉有加,夸曰“真乃天下奇水,梅花泉也。” 圣意之言,不胫而走,靡声附近州县,梅花泉所在的梅花村名便沿用至今。
村内随处可见的地表水,均是石缝清泉,恒古有名的双龙洞樟楠掩映,瀑布涟漪,天然地下河流于此处喷涌而出,泉水叮当之声闻之悦耳,游人过此,凉爽安逸,令人心旷神怡。
龙洞附近让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两棵千年雌雄桂花树,枝繁叶茂,冠笼数丈。每年中秋佳节前后香飘四野,气息煞是迷人。就在清朝中叶,崇阳人程源水相中了桂花树外首风水不错是一居好庄基,便把历年积累的资财用在这里大兴土木,盖起了花屋场,前庭后院天井一十三个小院,一色石雕木刻,飞檐画柱。传说立门上梁时鲁班祖师现身,真有传奇色彩。果然风生水起,人财两旺,排各陕南首富之列。古言说词真不错,穷莫丢猪富莫丢书。程氏家族也很崇尚文化教育,聘请有名私塾先生执教,不但本家族出了几个顶子,外氏在此就学的丁氏、卢氏家族还出了几名秀才。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处还教出了一名考入翰林学院的大学士——宴安澜,后官至三省巡抚。皇上为褒奖程氏兴学有功,亲笔御赐“晚节弥香”大匾一方。
到晚清时期,花屋场盛极渐衰,对此其中一房男丁在祖堂点一根香火离开了花屋场,靠勤劳奋斗办起了堂号为“德兴恒”竹质纸厂,继而盖起了“程家大院”。大院祖辈后世不忘先人尚德传统,尊师重教。国共同治时期,大院内出了两名军人,其中一位曾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一位县级人民教师。文革前后三十多年一度沉湎。改革开放后大院重振英姿,不到二十年间相继考入中、高等院校七人,一代后起之秀成为梅花村院落人文之最。
梅花人民有着共同良好素养,自觉保护古树古名木。梅花泉、龙洞一河二岸,多处参天大树,迄今生机盎然,四季常青。从建筑风水文化而论,对养护人杰有一定庇佑作用,阴坡古树群里面大院就出过沙沟河里面唯一的一名县长。好传统贵在坚持。近几十年来,村两委在重视生态、教育方面再接再厉,不断改善校舍条件,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取都能学有所成。截至目前,梅花村已考取的大学生、政工、科技、航天等系统的有六十多人,可谓人才辈出,被旬阳县政府誉为“状元村”。
梅花村生态资源丰富,地下清泉比比皆是,生产原生态健康产品享有得天独厚之条件。为此,县、镇、村三级联动,号召一班热心回乡创业年轻人抓住脱贫攻坚大好机遇,带头大力发展乡土产品,打造梅花特色健康百味。梅花将在一年脱贫,三年致富的攻坚战鼓声中展现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画面,梅花的人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来此品梅花龙泉,观龙洞风光,赏花屋清幽,沁千年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