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琛
陈绪伟先生的《草医肖老爷》,塑造了几代草医,在山大人稀,穷乡僻壤,饥寒交迫,缺医少药,夏长疱疖冬长疮、春发流感秋劳伤的恶劣环境中,尝百草,治百病,牺牲自己,造福他人的感人故事。作品的成功,在于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与沉思,在于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寻觅与启迪。正如作者序言所说“小说集呈现50年来生活中的人文故事,以示心灵世界有敬畏” 。
首先,作品的选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地方的优势资源相吻合。汉阴山清水秀,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有“中药材之乡”美誉。数年前,曾经由汉阴县委政府主办,搞过一次中药材故事征文,非常成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赏,据说因此获得数千万元投资用来振兴当地的中医药事业,充分弘扬了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展现了汉阴的特色优势,也使《草医肖老爷》的创作具备得天独厚的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正如小说开篇所言:“住在山里边的人,得了病没地方看,也没钱看,就扯些草药熬成汤来喝,还算管用。”
其次,作品通过对人物曲折命运的刻画,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生老病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具有深邃的思想意义。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无论尊卑贵贱、高下三等,都跳不出四个字的概括,即“生老病死”。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除病祛痛,追求健康,是所有人一生的希望,也是人性最脆弱的经历。是药三分毒,神农尝百草,这绝不是我们吃甘蔗、嚼槟榔那般甜蜜、爽口。这是凭嘴去品味,拿身体做试验,用命去冒险!所以“谭克俭”30多岁牙就掉光,49岁英年早逝;“肖德愁”(肖疱疖)人到中年误尝毒草而惨死深山……这就是作家陈绪伟《草医肖老爷》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更为可敬可叹的是,这些草医没有就此止步,依然一代接一代地去尝百草、嚼毒草、治乡邻。这是一幅何等不忍卒睹的画面:有的人在贫困、疾病中煎熬着、挣扎着,有的人在用自己的生命、痛苦去拯救别人的生命,解除别人的痛苦,在“医不自治”的诅咒中往复循环。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这个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当今如火如荼地开展的脱贫攻坚,最终达到全民小康,让这种悲剧循环永远地走进历史,不正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心愿么!
第三,作者以细腻的描写、专业的细节,闪耀着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光芒,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真诚的社会担当。
世代生活在响洞子沟善良的肖疱疖、肖成武、任友贵等等,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野樱桃花、鸡骨头花、芍药花、山茶花、水仙花、马桑泡、大叶龙胆草药(秦艽)等药性特征,作者都能娓娓道来;脓包、疖痈长在脸上、胸口,是病毒还是踢伤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兔虎萧拌药酒,嚼黄豆敷疱疖,人吃了毛毛虫爬过的马桑泡中毒用粪水灌服,无不是细致观察的心得和民间验方的应用。这使我想起诸多名著中的中医药方来,他们都具有悬壶济世的抱负与才华,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应该是思想家、专家,绪伟先生的作品也具备这方面的潜质。他在该书“自序”中写了20世纪60年代随父母下放凤凰山南麓半山腰渭溪公社,靠“无证无名、无店无柜、一望一问的草药先生治病”的亲身经历,以及“上坎屋谭克俭”草医嚼草药治病的情形,构成他日后写作的精神动力和生活基础。今天我们来到作家的故乡,与汉阴书友同读《草医肖老爷》,启发多多。我相信,厚积薄发的绪伟先生定然笔耕不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