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建中
白河县城桥儿沟原名长春涧,因涧水“源出龙岗,两崖花卉四时不绝,故名长春。”[1] 龙岗山,即白河县城后南-西走向的山脉,因“山势起伏如龙” [2]得名,龙岗山腰就是白河县城城里。龙岗山主峰绣屏山,海拔高程526米,因山形如屏、植被丰茂得名。
绣屏山别名凤岭,因“形如凤翥,故名”[3],又因峰顶有天池,又名天池岭。桥儿沟之名源于明清时长春涧上的4座古石桥。
4座古石桥曰长春、观澜、邀月、临江(又名感化),都依沟边地势全石砌成,或单拱,或多拱,造型奇巧、巧夺天工,反映了白河先民们的智慧。
长春桥“在县北一里许,跨长春溪上” [4],是为到长春寺而建。长春寺位于桥儿沟西北,小地名杨树林,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见证了道教在明中后期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寺坐西朝东,围墙东侧门额书“长春寺”3字。内有大雄宝殿,一正两厢三间砖木结构瓦房,南侧禅房、厨房各一间。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葺长春寺。明清时,“北寺长春”为白河八景之一,留下了白河文人士大夫“寺古山高一望新,几家城北独生春。白杨树里浓荫覆,翠柏枝头湛露均。”“长春名寺复名桥,岸夹深溪草木饶。人迹纵横留雪夜,水波凿落泛花朝。”[5]等咏景诗句。
民国二十八(1939)年三月,改造长春寺,设白河县立初级中学。在大雄宝殿南北建砖木结构两层教学楼,一楼教室、二楼学生宿舍,外形呈四合院状。民国三十年(1941)六月,又增修教室和校门。1958年后,白河县初级中学迁北岗关帝庙处(今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处),白河县教研室迁长春寺。
2000年后,白河县职教中心迁此。2009年秋,对原长春寺残存的大雄宝殿一正两厢三间房进行了维修。既可观赏长春寺旧貌,又可寻觅白河县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踪迹。
观澜桥“在县北一里,跨凉水泉左。旧有望江楼,今废。”“邀月桥:在县北一里,跨凉水泉右。”[6] 凉水泉今名石板泉,明朝时开凿于桥儿沟中段左岸一整块岩石上,开凿巧秀。其水清澈见底、透亮纯净,炎暑如冰。明清时,长春寺西北有洞宾涧,涧水汇入长春涧。站观澜桥眺西北龙岗,两涧溪水溅珠,泉水潺潺,别有洞天。观澜桥望江楼上,可俯瞰汉江盛景。站邀月桥上,可对空赏月、饮酒赋诗。临江桥“在县北一里。跨长春沟之尾,临汉江。《县册》 :“即感化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桥儿沟红星桥(原临江桥)为界,将河街分为桥西上河街、桥东下河街。1956年,河街铺三合土碎石街面,红星桥成进出桥儿沟的河街街道横街口。
随时代变迁,桥儿沟的古石桥有的已废弃,有的成街巷或建筑的一部分。1990年4月,拆红星桥建成近千米的河街防洪堤。2006- 2013年,白河先后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000万余元,对桥儿沟街区进行排污改造和仿古修缮。2013年7月,白河县城关街区被列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名村(街区)”。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白河先后启动防洪保安、国道316白河县城过境段改线、棚户区综合改造等河街“三项工程”。现今桥儿沟,又增添了许多石板、砖、水泥钢筋等类别各异、形态各式的桥。他们或古老,或年轻,或曲平,或玲珑,跨沟溪,连巷屋,形成“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的奇绝景观。勾勒出。游桥儿沟,既可让你休闲怡情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清幽,又可领略汉水边城古桥变迁的独特历史文化。
注释:[1][2][3]引自清嘉庆《白河县志》卷六《山川》。[4][6][7]引自清嘉庆《白河县志》卷六《桥渡附》。[5]引自清嘉庆《白河县志》卷十三《古蹟志》。参考书目:1.清嘉庆、光绪《白河县志》。2.《白河县志》编纂委员会,新编《白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07。3.实地采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