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长安
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热爱着故乡,因为故乡哺育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长。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抱怨故乡没有给予他什么,太贫穷了,这样不好那样不美。这种人是心中无爱胸无大志,一辈子都不会有所作为有出息。而更多的人则子不嫌母丑,一辈子都在研究故乡思考故乡,歌唱故乡,抒写故乡,礼赞故乡,由此作出了学问,成名成家。这是对故乡的爱,对故乡有着深情厚谊,予以赤子般的宽阔情怀。
旬阳县散文作家赵攀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通过努力出版了散文集《留住乡愁》等著作,成为新乡土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该散文集曾荣获“首届丝路散文奖”,多次印刷通过馆配途径进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整部作品文风朴实、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思想性强,往往以小视角揭示出大主题,展现了“文人一定要深入生活,为时代、为社会立言”的责任与担当。
一直以来我在想:乡愁。愁什么呢?现在有吃得有穿得有住得,愁啥?而且,还得留住乡愁,愁有啥好的,还要把它留住,说实话我还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读了赵攀强的散文集《留住乡愁》,才有了半坛子了解。乡愁是对乡村的美好记忆,比如:故乡的山水、土地、老宅、古树、古井、民风、民俗等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正在沦陷,河流污染了、植被破坏了、老宅被高楼取代而消失了,古树砍伐了或迁移,就构成了人们对乡村美好的回味和眷恋,而逐渐形成的乡愁文化现象。作家就是这种文化的追求者和记录者,他的散文与乡愁有关,他在承载乡愁,传承乡愁,他做的不是记录某一件乡村的事件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文化,即将消失的文化,他要把这种文化记住,而且还要留下来,也就是留住乡愁。这就是一种志向和追求,我为他点赞叫好。
我对赵攀强的了解,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某一个的官衔,而是他的新乡土散文。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与他还不曾谋面,是光脸还是麻脸我全然不知,可他的散文我读的很多,几乎篇篇我都不放过,非要读上一次或两次,这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因为,他的散文所反映的事件都是我身边的物和事,我与这些山水自然,人情世故,老宅庙宇,古树花草,民风民情,世态万象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和亲情,所以,他的散文就对了我的口味。他能记录下生活的真实,我怎么就“眼前有景道不出”呢?拜读次数多了,却看出了不能割舍的情感。
他的散文语言叙述达到了风生水起,淳朴自然的地步,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新乡土散文语言风格。往往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一些深情的感悟,感人的事件,发自内心的共鸣和呐喊,从而去深深打动读者感动读者吸引读者,像一块磁铁,也像一条绳子把读者心拴住。在《让心灵不再忏悔》写道:“原来我总认为人生除了工作之外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慢慢发现这样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对父母他是儿子,对妻子他是丈夫,对孩子他是父亲,对单位他是职工,对社会他是成员,他就必须为父母负责,为妻子负责,为孩子负责,为社会负责,这样的人生才能够称得上完美”。无限的乡愁,使他越来越感觉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乡亲们给我的太多太多,而我为乡亲们做的事情太少太少,我也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哪怕是为家乡修一条路、打一口井、建一座桥,也算为乡亲尽一点绵薄之力,寻求一点心灵的慰藉,可是我仅仅能做到的是拿起手中的笔为家乡歌唱”。这些话语都是他在《乡亲啊!我拿什么还你?》一文中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父老乡亲无限感恩之情的真实写照。这些赤裸裸、坦荡荡文字表白,吐露出一位有良知、有善心、有大爱的散文作家故乡情怀。
对故乡有情怀的人,才能写出对故乡有大爱大善大美之文,我这样认为。赵攀强对故乡的山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有着深厚的感情,深深眷恋着,深爱着。每当他想起故乡的小河、故乡的土地、故乡的大山,心中总会泛起层层涟漪。于是就有了他这样的乡愁美文:《故乡的小河》《故乡的老屋》《旬阳的山》《旬阳的水》《旬阳太极城》等散文,这些都是他用情致深的文字,表达了他对故乡山水的深厚感情。
乡土散文作家赵攀强,为此写了好多散文,被专家学者定为新乡土散文。有这样的荣誉在旬阳他是第一人。新乡土散文是对村庄、老宅、古村、田园、山水自然等等抢救性的赞美和歌唱;是作家对童年过往记忆的一次重播、一次释放、一次表白;是对故乡那些曾经让人刻骨铭心,有滋有味有情趣的故事重放光彩,照亮后来人前进的道路。也体现了作家对故乡有着无限情怀世界,构成他对故乡美丽乡愁的颂赞。
乡土散文作家赵攀强,对故乡是有情怀的,他说过要为故乡尽点微薄之力,去栽一棵树,修一座便桥。他还说过等退休了,住到乡下去,建一座乡村图书馆,让乡亲们有书看,有书读。这就是散文作家赵攀強对故乡应有的一份使命担当和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