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明
山水是宇宙大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由于从事水利工作多年,对山水情有独钟,更深深地爱上安康。
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柔变随波逐流。山水如同人的灵魂,无论是负重前行,还是春风得意,它们总会牵系着纷乱的心、平息着浮躁的心、抚慰着破碎的心。人们通过品读山水,可以领悟世事兴衰变迁,人生喜怒哀乐。
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观山而两面不厌,赏游鱼而知其乐,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轩身山水,寄情山水,感悟山水。山是书画水是诗歌,山水是中国文化的永恒载体。坐观十万里河山之壮景,五千年的积淀将华夏文明尽情书写和演绎,山与水总是难以分割。有山无水,山便显得顽冥;有水无山,水便显得落寞。山与水,是一对孪生兄弟,亲密无间,唇齿相依,熠熠生辉。
水往低处流。一眼细小的泉水,从山、石的隙中拥挤而出,涓涓细流,缓缓流淌,每遇阻挡,婉转而去势平坦,则悄无声息,静静地流淌,坎坷途中,却是一路欢歌笑语;它一路流淌,不断地滋养着沿途的生灵。因为有水,山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同时又孕育出万物生灵,把大地装扮得五彩斑斓。无水将变得荒凉、冷漠,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崇山峻岭无法阻挡水流向远方的脚步,无法拦住它回归大海的梦想和决心。它向前,义无反顾跌跌撞撞、起起落落,一路流淌,一路容纳股股泉流,汇聚出一条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形成巨大的力量,也孕育出万种生命,水永远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的,无论是在石缝岩隙,还是沼泽险滩,它都能存在,即便是我们熟视无睹的一滴露珠,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水对于生存的条件没有过高的要求,时时处处以一种豁达、一种顽强的精神存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多么优厚,或者多么艰苦,它总是淡定地面对,一泻千里。
水是一种自然的资源,与自然界中不同的物体,合在一起构成了许多美丽的风景。水是一种哲学精神,人与水相互作用,通过审美和情感交融催化,产生出了许多文学作品,从中渗透出人对水的审美、传递出感受,表达着水的美,也创作出许多壮美的画卷,诸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山水佳品,《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音乐佳作,今古流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山水形胜,今古圣贤为之动容无数次,一个“智”字既反映了先哲对水的认知,有破译出“水”蕴藏着的无尽的文化内涵。水是文化的精灵,人类文明的历史中无处不透出水的文化气息,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之中,水被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既体现了深厚的哲学味道,有阐述着重要的哲学思想。
众人皆知,水的表面是平的,一旦有些许倾斜,水面就会随之发生倾斜,因而人们称为水平,它衡量万事万物。中则正,正则平,不正自然就会失平。公平、公正则是社会文明的根本体现,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时刻怀着“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换位思考,才能使自己坚守道德底线,才能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生航标才不会迷失方向。
没有山水的人生是黯淡的,疏远山水的人思想是杂乱的。山水之乐,在于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锐眼,有一颗善于感悟的慧心,拥有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从容。山与水,是一对甜蜜的情人。山因水而俊秀,水因山而灵动。没有水的山如同没有情感的男人,没有山的水就像没有韵味的女人。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悟的心,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着一份纯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静谧地坐在河滩上,脱去鞋袜的束缚,再顺手捏一把泥沙,倾听溪流的故事,感受碧波的柔情。尝尝清冽的山泉和丰润的果实;看看傲雪的腊梅以及绽放的桃花。自由自在地躺在舒软的草地上,沐浴暖暖太阳,仰望山鹰盘旋,听听小鸟的欢歌、溪流的伴奏。喜欢山水中的那些矗立在云雾之中的山峰,喜欢山水中的飞瀑急湍,却更喜欢山水中的亭台楼阁和人。只因为那些浑然天成的和谐,像极了儒家追求的“仁”。感悟山水,就仿佛在读一本书,一本震撼灵魂洗涤心灵的书。
水是至柔至刚、至静至动的,山是挺拔俊秀、高大巍峨的,两者相得益彰,山水无限,魅力无穷。要护水爱水,护佑绿水青山,铸造水生态画卷,让山水造福于民,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