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
春天的到来首先在阳台上,家里养的那几盆常见的花草谈不上精致和秀美,不过那红的绿的颜色却能准确传达春天的信息。不经意间亲眼见到了一朵山茶花的凋落,怀着对未知的期待总觉得包含着某种启示,总想窥见些预知,最终还是常识提醒我这是春天的进程遗落的痕迹。几盆吊兰生长得有些繁杂凌乱,修剪下的枝条却舍不得扔掉,便找来了些瓶瓶罐罐插着,灌些水就能活。吊兰开出的花很普通,也没有香味,谈不上雅致美观,却总想养着。这些吊兰的枝条好像让我悟出了些什么,我却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最后归结为可能是一种习惯和对春天的态度,农民的基因让我觉得季节到了总要种点什么才是对生命的一种朴素的礼遇和尊重。
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农村是我认知的基础来源,朴素的感情也是真挚的。现在想起以前学习之余参与的农业生产劳动,汗流浃背的感受仍然清晰,体验过疲劳后的胃口好,抢抓节令吃饭只遵从简单和顶饿这两个原则。尤其是五一劳动节连续劳动几天后就会厌恶,开始是埋怨父辈地种得太多,后来是埋怨生产方式的落后,再到后来就想着一定要逃离土地。当然这些话从来没有在劳动的时候说出来过,因为父辈侍弄土地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总能让这些无心的埋怨淡化许多。
后来工作了,参加农业生产的频率减少了,不过春秋两季依旧是雷打不动的要参与,毕竟父辈们都还依靠着土地。近两年似乎还有些盼望参与到播种和收获中去,有时甚至还想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参与。我始终希望能通过劳动实践来助推对孩子对生活的认知。当下我能做到的就是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明白粮食的来源,让他明白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让他明白春日不光有和煦的风。也许他暂时不能明白全部关于春天的意义,那他也一定也会记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值班的时候我喜欢到单位后面的千亩荷塘里走走,我已经看了荷塘十年,所以并不是为了看风景,到荷塘里走走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感受,譬如夏天的荷塘是喧嚣热闹的,冬天是沉着冷峻的。
春天的荷塘确是安静的,岸边的嫩芽自由舒展,荷叶和那顽皮的小龙虾还在泥里萌发苏醒,偶尔几只野鸭在水面弄出些褶子,也没有荡漾开新芽的倒影,温柔含蓄又和谐共生,美得静谧又单纯。
都说是春风吹绿了大地,是春雷唤醒了万物,我更赞同是土地孕育了春天的欣欣向荣,人们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一镰镰地收割,我想这期间的付出和汗水,肯定糅合了一些无奈和不舍的复杂感情,
春天还是有些期盼的,父辈们盼望的是风调雨顺,我和他们一致,期盼凤凰山的春雪悄然消融,滋润月河汇入汉江,期盼花开花落岁月如歌,期盼一切的美好如期而至,遇春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