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时根
谢玉珩(1781~1854)字宝书,号鹤舲,清朝嘉庆年间陕西安康汉滨区流水店陈家坝人。自幼聪敏过人,五、六岁嗜学如成人,从兄学经书,后与张补山共师乡贤董朴园。董谓张博而才,谢拘而谨。学有所成,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一年中举,二十五年以进士分发四川,历任川北新宁、昭化、德阳、绵州、达县县令,由于公平正廉政为官,被川北百姓崇为“谢青天”。
不贪。谢氏后裔珍藏至今的谢玉珩的父亲谢元敬撰写的《自叙年谱》记载,谢玉珩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在任四川昭化知县临别时,父亲郭元敬告诫他说“凡为官者,荣亲易,不辱亲难,此去当为蜀民造福,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就是告诫即将走马上任的谢玉珩,亲人当官荣光耀祖很容易,但要一直做个好官,在任上自始至终做到不给家人和族人丢脸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不辱亲难”本意是说,为官戒字当头,廉为上,时时要警醒自己,必须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父亲也知道要当个真正的清官不容易,所以临别时对儿子还说道“倘旅费不足,着人归取,余力尚能勉凑也。”次年谢玉珩真因手头拮据,遵父嘱派人回老家从家里取银二百两,而不累及百姓。
崇文。据记载:“新宁俗朴,文事不举,他于四乡设义学,常携笔墨书籍躬往劝导,奖掖学业优秀者,果有张姓生员乡闱告捷,时人誉为"破天荒"。文庙倾颓,募金逾万,十月乃成”。谢玉珩在新宁县任知县时,有感于李靖垭特殊的人文地理和开江农耕文化景象,以《西山气爽》为题抒写下了“东来要道无双地,西去疆域第一关。鸡犬桑麻开世界,烟妯云霞护文星”的诗句,载入进开江地方文化史册。谢玉珩的事迹还见于清代文人胡文炳撰写的《谢鹤龄先生传》及《来鹿堂文集》等处。谢玉珩在昭化任上倡导修建的“崇文塔”至今得以保存。崇文塔,海拔1056.3米。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城东2.5公里,与昭化古城隔江对峙。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邑令谢玉珩倡建"崇文塔"一座,由此以塔取名。
赈灾济贫。据记载,后移任绵竹,道光四年大灾,民不聊生,谢玉珩全力以赴救灾散赈。先清户口,分极贫、次贫,据门牌发给米票。设两局,极贫归赈济局,次贫归零赈局。贴出安民告示,约日散济,每砍领五日粮,民无拥挤守候之苦。有议设粥厂,他说:"施粥杂沓,稍有颜面者,甚于嗟来之食!"
善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凡遇疑案,再三推勘,不得真情不止,称为青天。谢玉珩高中进士后一直在川北一带做地方官,在川北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流传最广的便是根据其在昭化任知县时侦办的一件凶杀案而在民间演绎的《谢青天断案》。谢玉珩从政期间,清正廉洁、守法奉公,并且为民请命、除暴安良,赈灾济贫、减赋安民,礼贤重教、创办义学。蜀人慕其德行,于是呼之 “青天”。
谨言慎行。道光五年,因父丧归家。百姓赠匾书"上蔡遗风"。谢玉珩虽出身封建家族,却能平等待人。归家后不再为官,优游林下二十年。兴安太守白维清、徐栋先,先后聘他任关南书院讲席。因治学精博,谨于言,慎于行,不自骄矜,人称良师。所撰《淙城草》《葭萌草》皆不示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其学生章声扬、阮钧衡拣所录存者数十篇付诸同乡,安康知县陈仅弁言简端,依其自居名号,题书《守拙斋集》。
清政廉洁。他还办团练,禁盗窃以民捕贼。为劝化乡民,又用乐天体,编五、七言俚句俗歌,张贴街市通衢,妇孺皆能成诵。邻邑并有抄录,传为家训,地方一绅士录为一册,题名《谢公宦蜀政治录》。凡官去任时必减价税,印契人惊问其故,他说:"吾资金无忧不给若后任新莅斯土,倘所需不敷,不又重累吾民乎!"执政爱民深得川人拥戴。离任新宁,士民攀留,四境奉送万民伞,抵昭化,民相候道左迎接,并建德政坊,书"为民父母,除暴安良",谢力阻未能。此坊曾毁坏,光绪四年,又重修。
谢玉珩的一生,留给了许多传奇故事,均是饱含了老百姓无穷的期冀和爱戴。后人为了怀念他在他的陵墓墓壁柱上左书:德政嘉言存之天地;右写:身模家范付与儿孙。短短16个字的楹联,可谓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三卷本《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一书,详细记载了他为官时的桩桩事迹,字里行间,满纸歌颂词。虽然谢玉珩任职为民造福,声名传留于四川川北,但陕西安康汉滨区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他,距墓约500米,修建一亭,名曰"清政亭",是1998年安康瀛湖库区开发时为缅怀这位先人而建造的,亭坟隔水相望,给游人许多启迪和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