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杰
引文: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推行农村改制改革,从吃食堂(大锅饭)到大包干再到包产到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当家做主,自力更生,虽谈不上小康水平,但温饱不成问题。自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取代集中分配制,沿海城市先后建立特区,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只有少许老人孩童留家务农,经过三十年发展,在许多人印象中金钱仿佛代表一切。因此,农村问题在次被某些专家提及,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越来越严格的农村专项整治,而此次宅基地腾退复垦虽说利国利民,但是时机不对,弊端甚多。希望有关方面综合考量而不应该一刀切。
首先是如何开展宅基地腾退:
(1)政府下令在某某限期内将旧房腾退,要怎么腾?往哪儿腾?这些工作是需要反复协商和座谈的,不应当全由当官的说了算。应当站在群众一方考虑考虑,更不应当强势介入。要先疏后导,让群众自发腾退。
(2)农村宅基地往往是农民的最后资源,也是许多老农民的一个念想,而老宅子更是许多老人的栖身之所。现在许多子女常年在外,家中父母好多都是自食其力。这样既不给子女找麻烦,又没有给国家和政府找麻烦,为什么非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他们好多是干了一辈子的农活,早已扎根黄土地,让他们去住火柴盒这样现实么?为什么就不能站在他们角度想一想?
(3)退宅复耕从长远想似乎利国利民,可眼下我们家乡工业基础薄弱(几乎可以不提)没有就业岗位,即使把所有人都集中在政府指定的住房里,那他们的衣食住行怎么弄?吃喝拉撒谁来管?生老病死用什么保障?这样问题种种可曾有某位领导想过?为了生活生存只能去外乡拼搏,家中老小如何保障?当父母官的难道不应该管一管?
(4)节约土地资源应当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论是政府机关,商业巨贾亦或平民百姓都应当一视同仁。不应该偏向化,更不应当极端化。就此次旧宅复垦来讲,政府可能是出于好意,但现实却并不简单,农民不住村,你让他往哪儿住?是在树上吊着还是在水里泡着?连搭个窝棚也不让,这似乎有些过分了吧!再者就农民而言,你可以不给他任何救助,但你总不能不让他种地吃饭和住老房子吧!政府行事,可以有个限度,但不能没有限度啊,本来农民过得好好的,结果愣是让你们把人家折腾的够呛。你们可知道你们的一句话会坑害多少人么?
(5)鉴于我镇(村)土地资源匮乏,政府可以从中调控,可以及时干预。但是真正浪费耕地的并不是农民啊,说实在的几间旧房子占了多大点儿地方,至于那么大动肝火么。那些大佬搞什么产业把好的平田平地给糟蹋了,反过来倒成了农户的不是了。这个似乎有些不妥吧,相关领导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呢?如何保持耕地红线究竟是口号呢还是实情呢?
其次是如何定位发展:
(1)在某些领导看来只要把那点农民都集中起来,那么他们就可以做个太平官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给人方便亦是给己方便,你把农民都赶到城里了,那么谁来种地?谁来养活农民?连最基本的就业保障都没有,还谈何发展?
(2)农村,农民,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不是某些人的挡箭牌,也不是某些的出气桶。不要把农民都当成下等人,在人格上我们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有些一厢情愿的事情就不要去实施了。不要认为政府就可以一手庶天,国有国法,民有民情。官民相亲国运才能昌盛,否则必将自乱阵脚。所以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应当谨慎,慎重。不应操之过急,更不该强制干预。
(3)当相关领导在大力推行旧宅复耕的政令时,可有人站在这些当事人的层面想一想。我们这么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原住户居住人员该如何安置?这些可都想过了没有?如果强势介入会不会不影响农民对国家的信任?这些可都曾想过没有?不要前脚刚走,后脚老百姓就戳你的脊梁骨,骂你不是人,这样的情况可曾研讨?
(4)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老百姓就算砸锅卖铁也再所不惜。可是政府的公信力不是无限存在的,现在的党中央政治决策很完备,可是到了省,市,县,镇,村后往往会变得面目全非。这究竟是谁的问题?当初国家建立时农民为座上宾,而今似乎成地位低劣的下等人,任人任意宰割。隔三差五的还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士调侃一番,试问是农民变了,还是执政初心变了?所以请不要再压制农民了好吗?
最后是农村,农业,农民未来展望:
(1)古语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农民扎根农村发展农业自古都是历代官员的职责,而今却要把农民迁移农村,请问是何道理?农村没了农民谁来发展农业?农业跟不上那我们还吃什么饭,干脆当神仙算了。所以,旧宅复耕必须综合考量,不应该一刀切。这样无异于逼人自杀,是得不偿失的。
(2)任何在任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也不管背景多深,既已为官就应当为国家,为百姓尽一份力,不在乎大小,在于顺应自然。而不应当以权谋私,上下相蒙。只有利国利民才是王道。现今社会无处不存诱惑,稍不留神就可坠入万劫不复之境,所以当官就要当个好官,不要欺骗老百姓,更不应该欺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