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
对紫阳的了解是从茶叶开始的,后来又听说那里的民居多为石板房,再后来又知道紫阳的山歌很好听。于是,紫阳于我的印象,除了山还是山。直到那天,一脚站在了紫阳的地界上,才知道,那里除了山,还有水。而且,竟然是汉水,以至于我认认真真但满是狐疑地反复叮问同行的朋友:这是汉江吗?翻查地图,才发现,原来汉水特意为紫阳拐了一个弯,原来紫阳与我同饮一江水。
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的游走中印证一些说辞。比如,到了紫阳,你会更深地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紫阳,是真正得到了汉水滋润的小城。
与大多数地处秦巴山区的城镇一样,紫阳多山,且多大山。可是山上也多树,山下是流水。于是即便算是讨巧吧,此时路过这里人,想得出来的一个词儿也只有“山清水秀”了。
文人雅士说到茶,关注更多的是泡茶抑或品茶的过程,颇似品人生,急不得。其实,茶生来就只能是慢性子,一道好茶,从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毛糙糙完成的。说不清是茶的特性影响了做茶的人,还是人的性情适合做茶,反正,紫阳是出产好茶的地方。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寻访古意成了旅游创意的噱头之一。于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出现一个又一个“梦里老家”,一座又一座“魅力古镇”,于是,丽江火了,周庄火了、凤凰火了,平遥也火了……只是去过之后,才发现,那些地方,古的是亭台楼阁,不古的是人心。
不经意间,在紫阳回到了过去。
朋友带我们吃早点,穿过县城一条主街道,进了农贸市场,来到一家专营早点的铺面。站在门外半天进不去,里面人太多,趁前面的食客吃完离座,我们一行八九个人,赶快各自插空坐下。吃的端上来:干的是蒸饺——透过薄薄的饺皮儿看得见里面的馅儿;稀的是“甜浆子”和“浆巴”。铺面不大,食客是前客让后客——以很快的频率交替着,而那个叫李狗子的店东家一边麻利而有条不紊地迎来送往,一边给等在一旁的、暂时没地儿可坐的人,说着抱歉的话“不好意思啊,人太多了啊”,带着川味的紫阳话,语速不快,音量不高,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让人心里很踏实。怪不得朋友说,她每次回来都要专门到这里来吃早点。
菜市场不大,拥挤却不杂乱。有意思的是,但凡能绑扎的菜都被卖菜人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整整齐齐地放在筐子里,让人想到他们不是在匆忙的做生意,而是在慢悠悠的精细地过日子。
这份精细,不止是在那捆扎整齐的菜蔬上,还在“蒸盆子”里那一个个的鸡蛋饺子上,也在那薄薄的“浆巴饼”里,还在外焦里嫩的“油层”上,甚至在那苫盖在老屋屋顶的石板上,因为这些都是急不来的啊。
身处这样的氛围,站在被水环绕的小城,无需刻意找寻古意,你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好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旧时光。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方了悟,紫阳这座山城为何能在本市九县一区里迅速崛起并广有影响。或许,这里才是一方真正被水润泽过的土地。
想起了老聃的那段话:上善若水。……心善渊,与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坚硬的磐石。如若人能像水一样,既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清明宁静,又懂得把握时机,发挥特长,便可“夫唯不争,故无尤”了。
站在紫阳广场,凭江远眺,视线被缓缓东去的江水拉得好长好长。
我认定,汉水是特意为紫阳拐了一个弯儿。
紫阳,也没有辜负汉水这份特别的眷顾。
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