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仕文
大斌先生是我很敬重的朋友,作为一个资深报纸副刊编辑和文史作家,他睿智的思想、进取的精神、处世的稳重、为人的厚道,给我及很多安康朋友留下深刻印象。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对一个文化人、作家包括编辑这样称号在内的人来说,有没有睿智的思想是区分其作品及其品德高下的关键所在。
《编馀文谭》是李大斌当编辑近30年所写的文章汇集。通读文集,内中闪耀着他一以贯之的文章风骨、创作风格,这些带有新闻特质的小品文——通讯、特写、时论、评论,与他的其它体裁的作品一样,具有思想的深度、视角的高度和视野的宽度,其题材之新颖、立论之独特、内容之深刻、哲理的内涵之丰富、文化的韵味之浓厚,出乎我之意料。
我一直认为,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思想的深度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作家同时应当是思想家,是能自觉地熟稔地把两种身份统一于一体的。《编馀文谭》里的许多文章,就浸润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涵。
我们先来看看这部书一些文人记事和史料钩沉,在一般人写来,肯定地会写成对一些民歌豪迈气势的赞叹、对红军老祖革命精神的赞颂、对文本的艺术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想。这样写是可以的,没有错的,但绝对也是流于一般的。我们看他选取的视角,侧重于对两位作者的考证和他们命运的追述、补正和关注。因为奇葩的悲催的是,搜集整理出了在全国那么有影响的歌谣的作者和发掘了红军光辉史实的人、按现在的话语来说宣传了“正能量”的两位作者,为什么会遭受那么残酷的打击迫害以致于死于非命?作者提出了这个命题,扼腕叹息之情溢于言表,凛然正义之问气贯长虹,有力地揭示了那个时代荒诞、非理性的一面,具有高度的理性批判精神和积极的“史鉴”意义。这样写,能引起读者深沉的思考,高度立马就起来了。
在《编馀文谭》里,像这样有着深邃思想的文章比比皆是,像“胡耀邦为什么深得人心”、《早春惊雷·跋》以及选入的多篇杂文和时论,都是很有思想性的佳作,只要我们在阅读过程稍作沉思,就不难读出来和感受到。
饱含文化韵味,弘扬本土文化特色,以强有力的姿态推动地域文化建设,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翻读《编馀文谭》,不能不为浸洇在书中的文化特质和山花烂漫一样盛开的文化景象而感叹。在阅读《编馀文谭》过程中,我感觉到像是出席了一场文化盛宴,品尝了一次文化大餐,几乎在每一页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文化的基因在催生在发酵,作者对汉水文化、节气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习、文物古迹等汪洋恣肆般的铺排和热烈奔放的叙写,让我们领略到了安康地域文化的概貌,欣赏到了安康本土文化的洋洋大观,看到了一个“文化学者”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卓尔不凡的修养和见识,那弥漫在全书八个版块中的浓烈的文化韵味,使这部书成为名符其实的地方文化百科全书,我们从这本书里感受到的本土文化魅力和受到的美感的熏陶,比比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本职工作的胜任和对文化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及贡献,感受到他在文化领域方面的知识学养。事实确也如此,熟悉大斌的人,都会服膺他的文化素养,他是作家,也是书法家,又爱好集邮也是武术发烧友,还组织过文学社团,编辑出版过社团文学期刊。这样一系列的要素集于一身,要想他这个人不表现出文化的范儿都不行,要想他的文章里没有文化的琼浆玉液都不行。
多体裁文章的集结,形式短小,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呈现出一副万花筒般的社会景象,忠实记录和精彩地描绘了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以积极乐观的笔调抒发人文情怀和时事见解,是这本书的又一大特点。
将自己编辑之余写的文章收入这部书中,大斌是有顾虑的,他在这本书的序中说:天假以年,我将不再写或少写此类报刊体的文章了。他说的是大实话,他最大的兴趣还是在散文、杂文、随笔的创作,他的强项也是在那几方面。但是,《编馀文谭》并不是没有含金量的,里面的许多文章是很精粹的。我们不光是读文章,其实也是在读人、读作者,文如其人,对一个人最好的了解途径,就是读他的文章,通过文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想法都会展现出来。我们看《编馀文谭》,完全继承了他的写作传统,不阿谀、不唯上、眼睛向下、心系民众,言论大胆而得体,杂说泼辣而不狂,评论到位而不落窠臼。像“感时杂文”这个版块里的文章,非常有看头,尤其是《谁更该去看反腐倡廉展览》《记者的名份与职责》《官样文章》《所幸当时‘创收’差”》等,一篇篇就像带着匕首的战斗檄文,让人读得过瘾又解渴。
一个作家的经历、品行和立场决定着文章的质地。但像大斌一样有坚守勇担当、位卑未敢忘忧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着自己独立人格和操守的人,才能写出货真价实,值得人们长久玩味的好文章,才能写出有质感有见解有思想的精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