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慧君
当时间从并不宽大的指缝间悄然溜走,站在岁月的中点,人生的枝头不管是硕果累累,还是萧瑟荒凉,我们都已褪去了年少的青涩,收敛了锋芒,变得现实和务实起来。曾经的万丈豪情,心比天高的志向,以及小女人的情怀和情趣,早已被人间烟火熏染一空。唯一庆幸的是,对书的钟爱,特别是传统的纸质书,一如既往,情有独钟。
我自小爱读书,可生活在那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年代,读书,简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奢侈事。记得那时,班上有同学拿那种图文并茂的黑白色“小人书”,为了能饱眼福,我拼命巴结讨好有小人书的同学,帮人家做值日,替人家写作业,可以说,人家让干啥就干啥,神气得很。我常常做梦都想拥有一本“小人书”。那通过各种方式四处搜罗来的“小人书”,便成了我灰色童年里难得的一丝色彩。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时期,各种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遍地林立。当时印象最深、影响较大的刊物有《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上面刊载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像路遥的《人生》、柯云路的《新星》、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尽管那时学习繁重枯燥,压力很大,但经不住这些闲书的诱惑,经常背着父母和老师的监督,挤时间偷看,一方面调节了我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
尤其是《人生》,对我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那时年幼,离爱情很遥远,也不懂得爱情,没有太多地去疼惜刘巧珍,也没更多的精力去指责高加林,只是觉得美好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毕竟生存才是头等重要大事。我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高加林身上,当看到高加林极力想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却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最终又回到黄土地时,我唏嘘不已。他是千千万万农村知识青年的缩影,他的命运牵动着无数有志农村青年,我是其中之一。我清楚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的艰难,尤其像我这样从小体弱多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饱受冷眼的女孩,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若回到农村,以后的路远比高加林艰辛得多,我必须吸取高加林的教训,一定要努力读书,考出去,不再重蹈高加林的覆辙。因为信念的支撑,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上中师后,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正好是个文艺青年,给我们罗列了国内外所有文学名著的书目。这些国外名著,给我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天窗,认识了一个广阔全新的世界。我如饥似渴、贪婪地汲取着书中的营养,滋润贫瘠的心灵。那时年轻,有的是精力,我把课余时间,大都用在读书上。晚上十点钟熄灯后,我常常会就着烛光秉烛夜读,以期把曾经荒废的光阴补回来。因为赶时髦,了解了弗洛依德、尼采,也读了《毛泽东选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大量红色书籍。
除了小说、历史人物传记,也喜欢散文诗歌,对喜欢的诗句,工工整整地抄在精美的硬皮本上,四年下来,摘抄了几大本,直到现在还保存着,也保留着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为阅读量大,积累的知识比较广泛,每逢重大节日,学校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我都会有幸代表班级参加,并为班级取得荣誉。也因为阅读量大,写作能力日渐提高,有幸被班主任老师推荐到校广播室任编辑。
毕业分配到偏远山区,读书成了排遣失落、孤寂,与外面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因为喜欢诗词,我把它抄在纸上,空闲的时候拿出来诵读,积累了不少。后来成家有了小孩,依然坚持读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也爱上了读书,求学路上顺风顺水。因为热爱读书,才会有一篇篇文章见诸报端;也因为热爱读书,才会在“书友会”这个大家庭里和大家共同进步。
毕淑敏说:“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书读多了,视野自然开阔,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的气质。想问题、看问题会更客观理智,遇事内心从容淡定,不会慌乱无措。特别是女性,除了提升自己的气质和品味外,更能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家务和俗世中,不迷失自我,流于俗气,还能在婚姻中获得一份主动权,特别是对下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意义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