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击节踏歌乐丰年
——马远《踏歌图》赏析
2018-09-28  来源:本站原创

 res15_attpic_brief.jpgWMT安康新闻网

《踏歌图》,宋代,马远,绢本淡设色,立轴,纵191.8厘米,横1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WMT安康新闻网

■ 凌子越WMT安康新闻网

《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传世之作,画中表现了不同于北宋时期山水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深厚,势伏雄强”,构图大势逼人的特点,取材于小人物因庆祝丰年而击节踏歌的欢乐场景,从北宋的“无我”到“有我”,是宋代山水画中人文精神的一种进步的体现,同时也为元代的文人画开辟了先河。WMT安康新闻网

宋代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视书画发展的时期,其时,皇帝成立院体,组织画家们为皇室服务,因宋代历任皇帝自身的艺术素养极高,对画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因而在宋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坛巨匠。马远,就是南宋院体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WMT安康新闻网

马远以其独特的画风与当时的夏圭并称为“马一角,夏半边”。在其之前,宋代山水还多以全景式的“大山大水”表现,其画面气势宏大,意境高远。而马远另辟蹊径,以小景入画,自然和生活化的边角山水,由繁入简,由整体到局部,由宏大到诗意。而笔墨表现上也更突出墨法的表现力。任职画院的马远作画多偏于画一角,而同在画院的夏圭则多做边角之景。“马一角,夏半边”之名始来。WMT安康新闻网

踏歌图,也算是马远用一角入画的代表作之一。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算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其画面并不以雄伟气势见长,而是以清新温润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倒气势。WMT安康新闻网

在《踏歌图》中,画面可分为上下两部分来看。上部分为远景,左右两边的奇峰怪石相映成趣,中间以松林掩映远处隐约的宫廷楼阁,间或带有雾气弥漫的意蕴,仿若人间仙境,山石画法以马远独创的大斧劈皴,用笔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下部则为近景,左下部巨石横卧,旁有疏影横斜的翠竹,中卧潺潺溪流,石桥一旁丰收的麦田,似乎告诉了我们踏歌而行的农人们开心的理由。画面中右下部分的农人们是整个画面的精髓之所在,其生动的形象为画作增加了故事性,如若没有这几位农人的刻画,这幅画更偏于普通的山水风景画,就因为有了几个酒足饭饱后醉眼朦胧的看着丰收的麦田,高兴得击节而歌的老农,才使得《踏歌图》变成更具人文意味的风俗画。好比为原本不食人间五谷的仙人,增添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拉近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普通民众间的距离。这也是在当时的执政者宋宁宗的授意之下完成,意在体现:人们乐得手舞足蹈是因为丰年,而丰年是因执政者治理有道。虽说当时的院体画家作品多为皇家宣传教化服务,但有了执政者对艺术的重视和支持,宋代才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独有的“文艺复兴”时期。WMT安康新闻网

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们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更离不开执政者对文化及美的重视和支持,兰花只有在合适的温度才能绽放,艺术也只有在丰沃的土壤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WMT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