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酵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看完《午餐盒》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查令十字街84号》,类似的情节,却又有印度独特的文化气息。
《午餐盒》所讲述的,是一段超越年龄的爱情故事。本片的男主角费尔南德斯,是一位沉默而孤独的中年男人,父母早已离开人世,妻子也因病去世多年,没有孩子,独自一人过着刻板闭锁的生活。在工作上,他踏实严谨,恪守着会计的工作职责,35年从未出现过差错。他即将退休,公司早已选定了接班人,只等他交接;生活上,他严肃,不苟言笑,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甚至让邻居家的小女孩都对他有所畏惧。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午餐在公司吃定制的寡淡餐食,晚上吃冰箱里的速冻食品了事。每个夜晚都依在自家露台栏杆上,在黑暗中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烟,眼前是邻居家在明亮灯光下共进晚餐的温馨场景,形单影只中静静品味着孤独与寂寞。
女主角伊拉是一位年轻的家庭主妇,每天的职责就是送女儿上学,然后为丈夫准备精心烹制的午餐。楼上老太太是她唯一的交流对象,她们很少见面,都是通过隔着天花板喊话的方式进行的。她们交流着美食制作经验,也互相倾诉苦恼。然而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每天变着花样为丈夫制作美食,她依旧拴不住丈夫的心,她面对的是对婚姻生活麻木、厌倦,并已出轨的丈夫。
两位看似没有任何瓜葛,甚至毫无可能产生联系的人,因为一个午餐盒而结缘。在印度的一些城市,流行着这样一种服务——午餐盒递送系统,每天有专门的快递员到城市大街小巷的主妇们的厨房,取走她们为自己丈夫准备的午餐盒,然后利用自行车、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经历漫长而拥挤的车程,将午餐盒送到她们丈夫的办公桌上。这种全凭快递员记忆和经验的运送方式,据说出错率仅为六百万分之一。两位主人公费尔南德斯和伊拉的结缘,正是这六百万分之一的错误造成的。
一天,独居多年的费尔南德斯突然收到了一份多年没吃过的美味午餐,他本以为是餐厅技术革新,不善言辞的他还专门到餐厅表达感谢,事后才了解这样一份美味午餐,来自于一位用心烹饪的主厨——伊拉。
另一边的伊拉,在收到吃完的午餐盒后,发现餐盒空了,要知道,每天餐盒的剩饭量代表着丈夫的满意度。她欣喜的等待着丈夫回来后的表扬,然而等到的依旧是丈夫的漠不关心的表情,甚至连吃错了午餐都没有发现。
伊拉没有向快递员表明这个错误,她依旧认真的准备午餐,并在饭盒中放了一张纸条,来向这位珍视她美食的陌生人表达感谢。就这样,两个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开始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味觉乃至心灵的交流。
他们从饭菜的味道谈到生活的见闻,从朋友式的闲谈到渐渐产生期盼、牵挂和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这样的知心交流,给他们死水般的生活仿佛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错误的火车,往往能送我们到正确的车站。”电影中这句反复出现的台词,是否预示着两位主人公的未来,电影结尾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从他们约定见面,到男主人公费尔南德斯因为年龄的差距、内心的责任感而懊恼退却。最后年轻的伊拉甚至变卖首饰、收拾行李决心离开这个没有爱的地方,去追求不一样的人生······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我是期望他们相遇的,就像期望《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汉芙和弗兰克相遇那般,免得愁绪总是绵延。
■ 郑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