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孝渊
12月1日,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作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陕西片区)开幕大戏,在西安市易俗大剧院亮相。这次展演也是剧目在11月28日创排完成后的首次正式演出。
至今,剧目满月。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剧目的诞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呵护,得到了较高评价和认可。它的创排成功凝聚了各方心血和汗水,在戏剧创作上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是安康新时期一部重要戏剧作品。
安康戏剧需要一部代表作
安康戏剧发展有过辉煌,也历经坎坷。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五方杂处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地方戏剧文化,曾经在安康出现或流行过的戏曲剧种有近20种,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清乾隆至道光百余年间,外省移民大量涌入,一时“春祭秋报,戏会梨园”。清中后期,以汉调二黄为主的各类戏曲形式开设科班,开枝散叶。民国中后期,社会持续动荡,农村凋敝,班社流散,经营惨淡。建国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各类新型文艺宣传队、业余文工团、农民剧团纷纷成立,上山下乡宣传演出。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政策,各地剧团得到一定的整顿和恢复,全市共有专业剧团7个,演职人员近400人。旬阳、平利两个剧团更是被誉为“扁担剧团”和“文艺轻骑”,享誉全国。
“文革”中普及移植“革命样板戏”,其他戏剧被禁绝。上世纪80年代末,安康开展以乡长、厂长、校长“三长”为主要题材的戏剧创作,催生了汉剧《马大怪传奇》《板桥轶事》《枇杷村里镇长哥》等一批优秀作品,成就了安康戏剧艺术一个高峰。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新的文化生活形式不断出现,日益多元,戏剧艺术受到挑战。
近年来,以汉剧振兴工程为起点和重要标志,安康戏剧艺术复苏繁荣。“七大工程”持续推进,不断巩固着汉调二黄的根基,也培植了安康的戏剧土壤。按照市上“以戏带人”的总体思路和“一个剧团每年一部大戏”的总体目标要求,从2011年以来,安康市汉调二黄研究院先后复排创排了《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莲花台》《莲花碑》《风雨赵家楼》等多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也在历经改制阵痛之后,将创排大戏作为发展要务,立足歌舞表演的传统优势,主打民歌剧,将《巴山情》《冤家路宽》《街灯》《乡村土律师》等一批大戏搬上了舞台。旬阳、紫阳、汉阴、石泉、岚皋、平利、白河等各个县区,各自挖掘文化资源,恢复整合演艺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第七、第八届省艺术节上,我市分别有4部、5部大戏参评参演,数量创我市历届之最,也是全省参演剧目最多的地市。
这样的创作热情和频率,在全省是非常亮眼的!
2015年11月,作为安康振兴汉剧的最新成果,汉调二黄大戏《莲花碑》赴苏州参加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展演,标志着安康的戏剧艺术在时隔20余年之后,再次走上国家舞台。但是,综合各方面分析,《莲花碑》再提升已经到了天花板。
安康戏剧创作在多年探索积淀之后,大戏创排的基本思路和关键节点逐渐清晰起来,迫切需要一部具有更大影响和更高艺术水准的代表作。
为剧目配备一个“黄金团队”
人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要绷紧三根弦:剧本、剧团、演员。其中,剧本创作应是放在第一位的。打造新戏,题材和剧本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问题。
2016年初,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勇带领市文广局和有关院团,就一个农民工题材剧本在北京中剧协召开剧本研讨会。在会后闲聊中,陈勇的一个故事却激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经过,看到路边一个场坝中一群男女聚在一起拧包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经过深入交谈,他了解到了返乡能人黄寿远帮助乡亲发展产业的故事……
一起座谈的有中剧协副主席季国平,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孙豹隐等一众戏剧界权威人士,他们建议安康认真挖掘好这个题材,重新创作打造一部好作品。
经过认真权衡,市文广局启动了“闹热村”剧本创作工作,邀请陕西省戏剧研究院青年编剧、陕西省“百青人才”蒋演作为本剧编剧,同时配备安康市青年编剧刘汉滨、张庆华协助配合,老编剧刘志杰、邹尚恒参与助力。在经过先后五次前往安康采访采风之后,2017年3月,剧本第一稿完成,以闹热村发生的返乡创业故事为基础,经过创新提升,敏锐的在走与留、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了一个切口,聚焦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宏大主题,定名《闹热村的热闹事》。
此时,2016年全国戏曲普查收尾,安康紫阳民歌剧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新剧种获得国家认可。同时,编剧蒋演在剧本中创作了一个通过紫阳民歌大赛召回外出村民回乡开创业大会的剧情。于是,原计划创作的汉调二黄现代戏顺理成章地转变成了紫阳民歌剧,而创排任务自然也交给了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承担。
此后,按照这个思路,剧本先后八易其稿,于2018年初定稿。剧本修改的过程中,也先后得到了中省各级文艺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肯定,入选中国文联2017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创作难度大。它既要有好本子,还要有好导演,好演员,好音乐……近年来安康虽然创作了一系列的舞台艺术作品,但距离中省高水准还有差距。安康总得趟一条路出来,而趟这条路子首先得知道国内顶级水平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
从2017年剧目确定要正式创排之时起,市上就确定了高水平打造的目标。在省上厅局和有关专家的支持引荐下,2017年冬,市文广局局长杨海波、副局长王军等一行前往河南省,邀请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担纲导演。李利宏是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目前国内最前沿的导演之一,曾在一届国家艺术节上斩获两个文华大奖,创造了戏剧编导的一个高度和纪录。在音乐上,选择了为安康写过多首经典曲目,非常了解紫阳民歌,也具有极高艺术修为的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陈大明担任作曲。另外,舞美、灯光设计也都选择了业内非常著名和专业的团队参与。《闹热村的热闹事》就这样配备了一个黄金档的艺术团队。
奉献全部激情 成就一个梦想
2018年全市文艺创作计划,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创排被列为重点工程、一号工程。经过系列筹备后于7月18日正式启动,市文广局局长杨海波在现场动员讲话中强调,无论从政策、题材、团队、时机来看,《闹热村的热闹事》占天时,据地利,拥人和,要坚定必胜信念。号召所有参排人员提一口真气,聚八方力量,献全部激情,成一个梦想!
事实上,剧目创编过程还是遇到了包括资金、演员、剧院等各方面难题。比如,我市演艺影视公司的演员主要是歌舞演员,并非表演专业,而且创排需要的群众演员较多,一个院团无法满足。为此,市文广局从全市统筹,在汉滨区、紫阳县抽调了部分群众演员,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除了院团的主任和一个后勤人员,所有人员都参与到了排练之中,剧目“男三号”是院团会计,而单位支部副书记则饰演了一名“留守老人”。再如,《闹热村的热闹事》是按照标准剧场设计创排的,而安康没有一个剧院符合条件。因此,在剧目排完之后,必须在西安进行合成。特别是到了后期,《闹热村的热闹事》先后获得2018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2018年度陕西省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明确了12月1日作为开幕演出剧目。而由于剧院问题,直至11月上旬,剧目尚未合成,创排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类似的困难和艰辛还有不少。
市领导对大戏创排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创排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分别听取了大戏创作专题汇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雪剑,市政府副市长杨淼作为分管领导,自始至终关注和指导着大戏创排,多次听取汇报,亲自研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大戏合成阶段,领导们还分别抽出时间到现场看望慰问了演职人员,为演职人员提气加劲,坚定信心。
最终,这支演出团队经受了考验,不仅在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创排任务,更以优异的临场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期间,所有演职人员经常揣摩剧情,细扣表演细节直到深夜,到正式表演前一天,还有老同志为嗓子做雾化,很多演员完成表演回到安康就病倒了……
剧目首演后,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部尽展紫阳民歌精华的经典之作,一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一曲源自真实故事改编的时代壮歌,一个新剧种浴火重生后的首次亮相!中省市诸多戏剧评论家也饱含热情,予以真挚诚恳的认可。同时,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提升的思考和建议。
“大戏是磨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根据剧目打造计划,《闹热村的热闹事》团队在首演之后,将认真汲取各方意见,启动新一轮的打磨提升。
我们期待着《闹热村的热闹事》带来更多惊喜,透过《闹热村的热闹事》创排之路,我们也看到了安康舞台艺术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