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服装潮流变迁亲历记
2019-06-13  来源:本站原创

□ 王卫斌kdS安康新闻网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着很多关于服装的土话俗语,比如过年穿的衣服叫做“过年衫”,最好的衣服叫做“亮街衫”,寒天穿的又厚又破的衣服叫做“寒婆衫”,靠一根绳子系住裤头的裤子叫做“斗头裤”,还有一种不长不短的裤子,因类似于渔民下水捉鳖鱼穿的工作裤而被称为“鳖鱼裤”。kdS安康新闻网

因为穷,我们家只有在过年时才有可能做一套毛蓝、士林布的“过年衫”。父亲和大哥因为要外出活动,通常比我们穿得更体面一些,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穿“亮街衫”,我和弟弟只能捡他们的旧衣服穿。kdS安康新闻网

有一次,父亲的一条又长又宽的“斗头裤”烂得没法补了,母亲索性把膝盖以下部分裁剪掉,改装成了“鳖鱼裤”,硬要我废物再利用。现在想来,这种“鳖鱼裤”恰似时下流行的休闲短裤,可当年我却因穿了它而颜面尽丧,被人取了个绰号——“鳖鱼裤”,受够了别人的欺负捉弄。kdS安康新闻网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相继进入青春期,吃饭量和用布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父亲只好买来最便宜的白色糙洋布,漂染成五颜六色,给我们做“过年衫”。有一年春节,我们家竟连糙洋布也买不起了,害得我穿着“寒婆衫”、“鳖鱼裤”,躲在家里不敢出门。kdS安康新闻网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此话果然不假!小学三年级那年,父亲带着大哥冒着被打成“投机倒把”分子的风险,脱离生产队外出干副业,赚了点钱后,破天荒给每个家庭成员做了一件“的确良”衬衣、一条“的确卡”裤子。一夜之间,我的身份和地位急剧上升,俨然成了学校里的电影明星,受到同学们盛况空前的膜拜,大有凌驾于校长儿子之上的趋势,从此我彻底洗掉了“鳖鱼裤”的恶名。kdS安康新闻网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跟着母亲去逛圩,举目四顾,只见圩场上不时地有穿蝙蝠衫、着喇叭裤、戴蛤蟆镜、烫“爆炸头”的男女小青年,手提便携式录音机招摇过市。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退避三舍,像躲瘟神一般避之犹恐不及。我好奇地追着他们看,母亲急忙把我拉住,正颜厉色道:“这种人是二流子、二流婆,千万别招惹他们!”吓得我赶紧闭上眼睛,连连后退,可心里就是不明白,他们穿的奇装异服不是挺好看的吗?怎么大人们全都视若洪水猛兽呢?kdS安康新闻网

高中毕业后,我前往福建龙岩挖煤炭,发现很多工友明明大老粗一个,却装模作样地热衷于穿西服、打领带,搞得不洋不土、不伦不类,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年头,是人是鬼都西装革履的……”结果触犯了众怒,话未说完,他们就呼啦一下围了过来,气势汹汹地责问我什么意思?我差点因为口无遮拦而被暴打一顿。kdS安康新闻网

年底工程结束,我走出矿山,一下子置身于繁华的都市街头,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寒酸土气,不由得动了“鸟枪换洋炮”的念头。于是我在服装店里买了一件皮夹克,一条牛仔裤,当场穿在身上,然后又去美容美发厅卷了一个“叔叔阿姨头”,拿现在的说法,当时的感觉简直是酷毙帅呆极了。kdS安康新闻网

我一路兴高采烈地回到村里,左邻右舍闻风而至,见我这身打扮,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异口同声地谴责我出门半年时间不到,就堕落成了二流子。几个大伯甚至把我的行为,上升到“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社会伦理高度。吃饭时,父亲在众人的挑唆怂恿下,冲着我大发脾气,喝令我立即脱下二流子衫裤,剃掉“鸡窝头”。我不服气,脸红脖子粗地跟他理论起来,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抬手就把饭桌掀翻,碗钵杯盘碎了一地,并顺手推了我一掌,我一个趔趄站立不稳,正好一屁股跌坐在那堆碎片上,就这样,我为服装改革事业付出了血的代价。kdS安康新闻网

弹指一挥间, 三、四十年过去,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服装市场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品牌服装层出不穷,应有尽有,变得越来越高档、时尚,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服装消费和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大胆、随心所欲,越来越富有个性、品位。服装界潮流瞬息万变,令人应接不暇,我们再也分不清楚什么“过年衫”、“亮街衫”了,有了合适的衣服,随时随地都可以买下,而且每一款式都是精品,拿得出手,上得台面。粗衣土布也未必档次低,一不留神,“寒婆衫”、“斗头裤”、“鳖鱼裤”都有可能被当作时尚,“卷土重来”。kdS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